第A09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天隆重介绍一个字 村儿里经常用,但—— 字典里没有,电脑打不出来
登封唐庄镇美丽乡村范家“马儿”

音“马儿”

近日,登封市文化界人士聚焦登封农村村子名字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字——这个字中国很多山村的人或从村子里走出来的人都耳熟能详,且都能亲切地念出来——这个字代表对乡村很多的美好回忆。但是在制作村名挂牌、在写作时,电脑、新华字典里却没有这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呢?为啥承载了那么多人的乡愁?

记者 袁建龙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这个打不出来的字《康熙字典》有记载

这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由“门”“外”组成(“门”里有个“外”),音“马儿”——在一次新年笔会上引发热议。

2019年元旦,登封市作家协会20余名作家应邀到登封唐庄镇的一个美丽乡村范家“马儿”采风。

在路上,了解这个美丽乡村情况的登封市作协副主席王银贵对记者说:“范家‘马儿’这个村仨字中最后一个字,电脑打不出来——登封乡镇的农村村名大多都有这个字,人不能忘本,更不能让家乡的名字遗失在历史云烟中,一定要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啊……”大多作家纷纷附和。

来到目的地后,这个有着乡愁和美景的地方给作家们涌泉般灵感,作家们打开手机或回到家用电脑写作,可是三个字的村名,其中第三个字硬是打不出来,上网一搜,才知道电脑字库里根本没有这个字!

作家们没有办法,只好用范家“门”来代替——有这个字的村子,制作村名,因为打不出来这个字,只能用“门”字来替代。但是,他们和登封市作协主席顾君义,副主席崔燕方、王占敏等作家们一样有感,如此下去,中国千万个村庄岂不是改了名字,而失去了原汁原味乡音的名字?

登封市著名作家张国昌更是当即写出一篇《闲话门外儿》代表众作家反映这一问题。可张国昌写此文时,也打不出这个字,只能用“门外儿”三个字代替。

这个备让人瞩目的字属于半包围结构,由“门”“外”组成,在古书中是有的,《康熙字典》印有此字,为繁体的“門”里加一个“外”字,下注三个读音四种意思。一是读“jiān”,同“间”。二是读“xì”,指门扇。三是读“mǎ”,有两个意思,一个明确标注为方言,指小山庄。举例:李家~、吉家~。一个是“旧称城镇空地或街道沿”。举例:庙~、上~、下~。

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这个由“门”“外”组成的字在全国曾被广泛使用,而且在古时候就读范家mǎ、李家mǎ、王家mǎ……

嵩山方言:华夏族母语,古称“雅言”

追寻这个字的历史,要从嵩山地区小山村方言、乡音的前世今生说起。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原,天地之中登封所在的嵩山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而语言与文化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语言”。

而嵩山方言,据省著名方言研究专家、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登封市民协主席冯昶(chǎng)富研究成果看来,嵩山方言是嵩山地域古语言,华夏族母语,古称“雅言”,后称“中州官话”。冯昶富说,嵩山方言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语言极简,甚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如闻名全国的“中”“冇”“啥”“咋”等字。其次是字、词后缀儿话现象极多,如“花儿”“人儿”“娃儿”“妮儿”“铁钉儿”“麻绳儿”等。

再一种就是缩合语即合音词极多,如“冇”是“没有”的缩合音,“啥”是“什么”的缩合音,“咋”是“怎么”的缩合音,有的缩合音甚至有音无字,如“地下”的缩合音念“diɑ”,“做什么”的缩合音念“zhuɑ”,“知道”的缩合音为“zhɑo”……这些嵩山地域方言,一方面及古至今传续不断,另一方面地域性极强。

就这个半包围结构、由“门”“外”组成的字,冯昶富用国际音标标注为[mɑr],是“门外”一词的缩合音又进行了儿话,即“门外儿”。

冯昶富说,这个[mɑr],在嵩山地域使用率非常高,民间古今又非常喜欢运用,它既是一个自然村落的名称,又是民间庄户人家大门以外场地的特指。这个词,现在是有音无字,官方文件不常见,电脑不支持,但在古文化时期如《康熙字典》中,有用有载。

冯昶富表示,这个字若弃之不用,或以“门”替之,都是非常不合适的,既断绝了嵩山地域古语言的传承,又失去了嵩山地域深深而悠悠的乡愁。

留住乡愁,呼吁这个字收入字库

那么,这个合音字和其他合音字是如何形成的?清代著名学者俞樾解释:“古人语急,则二字可缩为一字。”意思是大家平时说话快了,把两个音念成了一个音,大家都这么念,时间一长,就约定俗成了。

张国昌认为,这更是祖辈语言简练的智慧结晶。张国昌说,在嵩山地区各个村庄,还有个方言词汇叫“要[mɑr]儿”,其意是指孩子不服家长管教。比如,一个孩子非要某样东西,家人不给他买,可怎么劝说甚至打骂都不行,他就一直撒泼打滚地哭闹坚持着要,我们就会说“这孩子太要[mar]儿”。这个方言词汇很有趣,它把一个方位词加了个动词“要”,使其成了一个形容词,形象生动,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

张国昌说,生他养他的自然村的名字就叫“张家[mɑr]”,附近还有尤家[mar]、董家[mɑr]等。所以,当他听到叫“什么[mɑr]”时,无论身在何处,心里一下子就温暖起来,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小山村样子,几十户人家,基本上是同姓,即使不同姓,也早已根据年龄论了辈分,有爷爷奶奶,有叔叔婶婶,有儿时伙伴,还有村口的老槐树、旧井台,村后的麦田和老坟等。一个叫“[mɑr]”的乡村,带给他美好的记忆。

为此,他呼吁,为了让成千上万个叫“[mɑr]”的村庄留得住名字,也让无数个从“[mɑr]”里走出来的人们留得住乡愁,在电脑库中加上“门外”的那个合音字,留住“门外儿”,留住乡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34485 2019-01-15 00:00:00 二 KeywordPh今天隆重介绍一个字 村儿里经常用,但—— 字典里没有,电脑打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