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逐梦中原 聚焦2019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立管控平台 跟着导航“找”车位
招录优秀人才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改善城市交通
建立管控平台 跟着导航“找”车位

城市交通是经济生活的命脉,也与百姓的出行息息相关,是每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如何提升郑州市区机动车通行效率?怎样解决郑州高铁东站夜间“换乘难”?如何缓解“停车难”?听听委员们针对城市交通改善提了啥“点子”。 记者 董艳竹 李爱琴 赵柳影

完善路网建设 提升现有道路利用效率

省政协委员陈南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底,郑州“井+环”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基本建成,全市道路规模达到1932公里。但是,郑州市的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底,郑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400万辆,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的省会城市。

如何缓解郑州市区交通压力?陈南建议,要注重通过整体空间布局设计,强化城市空间复合开发,重视“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推动商业、办公、居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避免城市建设过度分区、功能单一,减少“钟摆式”交通。

此外,陈南认为,郑州市要对现有存量道路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改进提升。他建议,要继续加大力度消除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口,解决因路网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通行能力低的问题;要消除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信号灯配时与交通流量不匹配、旧标线旧指示牌没有更新、车道划定不合理等现象;借鉴国外经验,加大区域间停车收费的档次差距,核心区域、拥堵区域停车收费标准再提高一些;加快探索智慧交通建设,利用交通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城市的“血脉”畅通起来。

加大调度 解决郑州东站夜间“换乘难”

郑州东站单日旅客最高发送量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我省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亮丽名片。但对于经常在郑州高铁东站乘车的市民而言,夜间要换乘本地公共交通,就需要“掐点了”。

如何解决夜间高铁车站旅客换乘难问题?省政协委员刘晓永建议,加大对换乘车辆的调度力度,强化郑州东站、郑州地铁、出租车公司、公交车公司的合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夜间换乘车辆供给;强化服务引导,结合现代信息手段和人工服务,完善换乘标志,加大对夜间换乘的引导,明确换乘信息,如各个出租车候车点位置及当前排队人数、夜班车候车点位置及下个车次到达时间、车站外面最近出租车停靠站位置等;建立应急机制,做好监测预警,发现换乘旅客人数较多时,启动应急机制,采取紧急措施,及时疏导客流。

科学规划 有效扩增城市停车空间

随着城市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由于车位紧张造成的机动车占道停车,也成为影响城市道路通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该如何有效解决“停车难”?民革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围绕这一问题真诚建言。

委员们建议,首先要科学规划,充分挖潜,有效扩增城市停车空间。一方面扩大增量,另一方面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就是要多建停车场(库),尤其是兴建占地面积小、停放车辆多、存取车速度快的高效智能立体停车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挖掘,适度开发地下空间或建设立体停车场库,增加可用停车位。同时,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道路路面上规划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在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的前提下,允许机动车在限定的位置临时停放。对于低标老旧小区,充分挖掘潜力,开辟合适场地建设立体停车库。优化存量则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停车场,并对低效停车场进行改造,提高停车容量和能力。此外,可协调周边的机关大院、医院、商场等公共单位,实行错时停车。

此外,还要加强停车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停车效率。建议引入城市停车整体解决方案,建设各级停车管理系统集中管控平台,对城市所有停车位进行编号,并将其停车状态实时反映于系统接入城市停车数据库、导航联动,以便居民有目的停车,而不用盲目“找”车位、“抢”车位。在停车收费方面,可以采用“分地段、分时段、分长短”的计费方法,在繁华地段、重要服务场所增设计时收费器,鼓励大家“有事快办,办完快走”。

同时,还应严格落实改新建项目按相应标准配建停车泊位。鼓励推进高效智能立体停车库及智能管理平台等新型停车设施的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停车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34714 2019-01-16 00:00:00 三 建立管控平台 跟着导航“找”车位KeywordPh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改善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