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族的后裔》播出时间: ■1月6日~4月14日 河南卫视每周日21:00 星光剧场播出两集 ■3月25日~4月8日 郑州电视台一套每日20:05 黄金剧场两集连播 本报讯(记者 苏瑜)13日晚,《龙族的后裔》在河南卫视播出了第三、四集《天赐良弓》,讲述了“张”姓得姓始祖的传奇故事,诠释了中华先贤挥公的责任与担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故事演绎得很精彩,把部落置于被围困的险境中,挥公急中生智,发明网罟获取食物,发明弓箭保卫家园。” 中华张姓祖根地濮阳县张姓研究会署理会长张跃进说,“祖先先贤们在危难之时,显现出的智慧之光,是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进的灯塔。” 位于濮阳县城东侧的挥公园, 1998年在挥公墓古遗址重修,是世界上最大的姓氏园林之一。 同样位于濮阳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公艺墓,则诉说着另外一种“智慧”。 张公艺九代同居,和和睦睦,盛名远播,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艺取出一张纸写下了100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百忍义门”,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 “郡望”和“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内涵,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是研究姓氏文化、查证家世渊源必备的重要的工具。看《龙族的后裔》,探姓氏文化之源,跟随我们一起去黄河岸边探访“百忍堂”张姓家族吧。 祖训家训时时重温,孝悌亲和福慧自来 腊月的郑州郊外,清冷肃然。远远望去,村里一排排的楼房每一座都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带领我们前行的75岁的张老先生突然驻足说:“这就是我们家的祖宅,老父亲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还要来这儿住上一阵子。” 只见朱红的大门上,“留侯世家”的牌匾在竹子的映衬下,显得气节不凡。院内很宽敞,墙壁上挂着张老先生亲自书写的《小楼铭》,记载了父母勤劳的一生及小楼修建的情况。 张老先生领我们来到楼房后的家祠,感慨地说,这里就是他们家的“精神家园”,不久前,14岁的孙子出国前,就是来这里做了最后一次拜别仪式。 “我告诉他,从我的曾祖父算起,他是我们家的第七代。孝悌亲和是我们家的家训,无论他走多远,都要铭记在心。” 祠堂内挂有各种牌匾和祖训、家训,正中汉留侯张良的挂像上方,“百忍堂”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张老先生介绍说,百忍堂源自濮阳张公艺,是个很大的堂号,人口很多,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山西,其他省市也有广泛的分布。除了百忍堂,张姓还有金鉴堂、孝友堂等,都是有渊源和故事的,影响深远,所形成的家风家训,代代传承。 家训中蕴藏的大智慧正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价值显现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的灌输,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龙族的后裔》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张老先生说,继挥公之后,张姓最绕不开的一个先贤人物就是汉留侯张良。 “张良是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他与3次散尽家财的陶朱公范蠡,都是道家学派的传承者,他们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敬仰。”张老先生说,受此影响,不贪不占是他们这个家族最看重的品性。 “我13岁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和父亲一起从郑州城坐火车回家,总共3站,海棠寺、南阳寨和广武,当时因为人太多,车站就取消了售票。5天后,返城的时候,父亲买了4张票,我很是不解,他当着我的面撕掉其中两张,边撕边说,咱回来的时候没买票,公家的便宜不能占。”张老先生说,这件事影响了他一生。此后,不管他的事业如何发展,他都非常自律。回顾过往,他不得不佩服祖训中蕴藏的大智慧:不管顺境逆境,人不贪,才会拥有真正的福气。 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张良委员会秘书长张志超认为:“明白时势,把才华用对地方,这是入世的大智慧;功成名就身退,不留恋权势,这是出世的大智慧。张良整理历代天子之太学,结合张氏家学体系,最终完成了千古第一帝王师的留侯家学。” “在留侯家学的激励和影响下,历史上涌现出了像智圣东方朔张曼倩,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祖天师张道陵,名臣张堪、张九龄、张柬之、张载、张居正、张英等著名人物。”张志超告诉记者,探寻古老文明以怎样的形式“活”在当下,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能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家风家训的形式在民间延续和发扬,《龙族的后裔》为得姓始祖的精神立传,带着我们穿越到远古,回到了4000多年前的河洛,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先的生存不易,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血脉能够传承下来,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经历了多少坎坎坷坷,多少生生死死和血雨腥风,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的生命,把我们血脉当中所蕴藏的祖先的精神唤醒起来。” 无论怎么迁徙 奋斗的精神一脉相承 众所周知,郑州是个移民城市。除了近代的三次大移民(铁路修成后、建设省会郑州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最早的移民始于明代,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而来。 “大槐树承载着很多人的乡愁。千年槐根,成为寻根和祭祖的民祭圣地,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洪洞县的张俊平,1996年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复员,本来是要前往广州工作,在交通枢纽郑州站转车时,阴差阳错地被留了下来。 “转眼在郑州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创办了“大槐树”寻根餐饮品牌的张俊平感慨地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他的事业在郑州起步,并因为“姓氏文化”而红红火火。 一直倾心于移民文化收集和研究的张俊平认为,《龙族的后裔》把观众带往了更远古的时代,从根源上找寻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电视剧感动我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迁徙是不变的主题。然而最重要的是,无论我们怎么迁徙,有一种闪光的精神是不灭的,代代传承,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后代子孙无论在哪里扎根,都活得越来越好。” 曾参与编写过郑州多处地方志的郭增磊表示,来自大槐树的移民村落,占到了郑州村落的60%以上。也许正是这种不断的汇聚和组合,才形成了郑州开放、包容、大气的性格。那种不灭的精神,也正是蓬勃发展的“国际郑”的城市底色,从小县城到特大城市,郑州正以沉淀千年的智慧,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龙族的后裔》第五、六集“吴”姓得姓始祖的故事,将于本周日晚9时在河南卫视继续播出,欢迎届时收看。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