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逐梦中原 聚焦2019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可在自贸区开辟“职业教育专属区”
将黄帝故里园区规划建设 申报为国家级文化工程
加大宣传力度 遏制老年人群体上当受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案精选
将黄帝故里园区规划建设 申报为国家级文化工程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连续成功举办10多年来,赢得了世界华人的高度认同,黄帝故里树立了其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新形象。如今,黄帝故里形成了以三大功能、十大片区为主体的黄帝故里景区规划,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走向世界,为黄帝文化、黄帝故里走向未来打下了良好基础。

省政协委员孙晓红认为,作为黄帝故里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不仅是国家发展格局中布局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城市,更是在国家史、民族史、文明史上居源头地位的城市。黄帝文化是郑州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文明互鉴意义上,最突出、最厚重的文化禀赋。做好黄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促进郑州在国家与国际文化格局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具有核心战略意义。为更好发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用,建设全球根亲文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孙晓红建议将黄帝故里园区规划建设申报为国家级文化工程。

她建议,系统整合黄帝故里、具茨山、裴里岗遗址等文化遗址遗存,构筑以“精神标识解读、华夏文明体验、世界文明互鉴”等为一体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强对黄帝文化、根亲文化的研究,由国家、省或郑州市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根亲文化创意产业研发、生产、集散中心;持续强化黄帝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持续办好“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等相关活动,国家有关部委和国际机构能够给予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设置与黄帝文化精神标识与精髓有关的国际奖项等;加强对黄帝文化精神标识与精髓的提炼,以精神标识助推郑州“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华人共同精神家园”建设,努力把郑州打造成“全球华人根亲圣地、世界文明互鉴窗口”,成为最具华夏文明特色的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明互鉴的标志性城市、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示范城市。

记者 董艳竹 李爱琴 赵柳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37691 2019-01-19 00:00:00 六 将黄帝故里园区规划建设 申报为国家级文化工程KeywordPh■提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