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2版:新郑时报 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2
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1月22日,中国共产党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郑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安排部署新郑市2019年经济工作,引导全市上下学深悟透上三级决策部署精神,把握发展大势、保持战略定力、激发奋斗精神,奋力开创新郑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新局面,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会上,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代表市委常委会作讲话。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峰对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结,对2019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新郑市委常委曹东锋、徐卫东、赵建武、王智明、秦洪源、张慧娴、李慧芳、胡其宝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对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正确把握,紧密结合新郑实际,谋划好、推进好新郑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各项工作。要拔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信念信心。聚焦重点、把握关键,推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稳步向前。要加强领导、勇于承担,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秦龙 文/图

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步入新发展阶段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空间还很大:郑州已经实现常住人口破千万、GDP破万亿,人均GDP破十万,成功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带头大哥”地位日益稳固,以郑州为中心的两小时高铁经济圈,形成了覆盖近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圈,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在全国大市场、大流通中的枢纽地位日益突出,同时已集聚的郑州航空港区、国家中心城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众多国家战略“红利”加快释放,为新郑借势发展、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近年来,新郑市连续十几年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大力弘扬黄帝文化,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所形成的巨大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影响,不仅对河南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和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对拉动新郑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方面发挥并将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生物医药和现代食品形成集聚效应,对全市产业发展形成战略支撑,新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制造等战略性产业正在加快培育,为全市工业发展积蓄了后劲、进入了动力。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建设已开局起步。新郑市对9条河流173公里河道实施高标准治理,大力建设滨河景观公园,精心打造城市街头游园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在全省走在了前列。总体上看,新郑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绿城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机遇大于挑战,特别是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郑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进程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

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奋发有为”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为统揽,以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绿城建设为载体,以破解制约新郑发展的突出矛盾为突破,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提振信心、激发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新郑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步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重点经济工作

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对全市重点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一年来,新郑市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为统揽,以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绿城建设为载体,持续深化“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9.3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55.6亿元,增长20.6%,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4.1%,较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总量蝉联全省县(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8亿元,增长13.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450元和21562元,增长8.3%、8.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9:49.5:47.6;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升至第40位、33位,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位居全省首位。龙湖镇连续4年全省唯一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第79位。

全年投入民生资金84.5亿元,同比增长15.8%,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1.5%。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8360万元整治提升11个示范村村容村貌,投资2.9亿元建成5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投资2300万元全面启动农村改厨改厕改水工程,重新认定郑州市级以上卫生村(社区)44个,薛店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9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90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630元、430元,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统一提高至55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3万个,创新郑教育发展史最高纪录;高考成绩综合评价连续27年保持郑州县(市)领先位次。

确定2019年 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2019年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主要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和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努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电子商务等“1+3”创新创业综合体、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新入驻各类企业项目200个、团队100个以上。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争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郑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家,转化科技成果13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实施“四水同治”为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三污一净”专项行动,确保国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力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要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效益。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建成85个农药经营主体安全追溯点,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二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亿元,完成100个村改厕工作,力争打造11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2条示范街道;投入1.5亿元,建成33个行政村农村污水处理站(厂),实现133个规划保留村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积极培育特色民宿、田园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高质量建设潩水寨等6个美丽乡村,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品牌。三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完成255个村(社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新机制,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四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抓好行业扶贫、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环节,投资1.9亿元谋划实施扶贫项目108个,具茨山887户4056人搬迁入住社区。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全力帮助南召县脱贫摘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38603 2019-01-23 00:00:00 三 新郑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