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会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二七区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18年,二七区务实重干、敬业担当、深耕二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攻克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好了一批群众普遍受益的民生实事。记者 景静 品质2018 93个百城提质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绿云小区、淮南街18号院等老旧片区成为全市“提质示范区”代表。 安置房建设更加高效。全年累计开工12个安置房项目20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2.6万人;铁路沿线126处7.29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四环快速化工程全线13公里征迁、配套迁改等任务全部完成。 区域面貌整体提升。统筹推进“老城区、新城区、田园区”融合发展,兰德关照先生、齐礼阎商业文化特色街区等项目的运作实施,探索出了城市内涵提升的可行路径。通过尖岗水库水源保护区规划科学调整,强化了生态保护,盘活了片区发展活力。通过侯寨总规调整,优化了用地布局,“田园小镇”建设得到规划支撑,南部区域发展驶入快车道。 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完成望桥路等40条道路主体工作,在建渠北路等63条道路,通车里程150.4公里;大学南路热力隔压换热站、南四环杏园路燃气调压站、金水河污水提升泵站等项目建成投用;建成公厕120座、体育公园2个、公园游园27个,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交通路网、水电气暖、公共配套为重点的城市承载功能体系不断完善。 智慧2018 健全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更有序。以“路长制”为载体,投入资金1.2亿元,统筹利用招聘的1000名城市管理员、调剂的600名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下沉“九类人员”4112人,同步推进“门前新三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商户联合会、部门协调会的“三会”作用,引导沿街单位、门店、企业主动认领城市管理任务,确保每件事都有人负责、每个区域都有人管理。 重点突破,推动城市生活更美好。建立重点区域领导分包、“立刻办”、交通综合整治、精准考核等制度;开展城警联动、巡查一体工作,二七商圈、河医周边、火车站片区等区域市容环境等级均得到极大改善。 智慧管理,推动管理方式更高效。在全市率先研发建设“智慧城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资源整合、全方位监管、全民化参与、责任化落实、智能化评价“五个效果”,全区“四乱”案件环比下降35%。以停车场建设为突破,在全市率先运行智慧停车系统,2条智慧停车试点路段已投用,建成停车场22处、停车泊位8085个。建立食品药品“智慧食安”一体系统,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探索实施智慧安监和“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新模式,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全民参与,推动共治共享更深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热心群体纷纷参与;创新实施“小手拉大手”,15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实施文明交通劝导、公共文明素养提升等“十大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城市管理+志愿服务”1200多次,绿云小区“一领四单”、连心胡同“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等治理典范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生态2018 强化精准治污。持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统筹,建立完善周考核排名、“五好十差”工地评选、通报约谈等一系列制度。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改善,污染物浓度同比降低,优良天数达到165天。 强化生态建设。全面融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凤湖生态休闲区、西南水系连通工程、50公里绿道试点等项目进入市级层面。以树木园改造提升、郊野公园等生态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养生度假、运动休闲等产业,28个生态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统筹推进水量倍增、扩水增湿、水源净化、景观打造等工作,“四河两库一渠”生态水系更加完善,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强化问题整改。成立空气质量攻坚作战指挥部及6支联合执法队伍,区领导轮流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夜查。全区361个工地全部落实“三员”管理和“8个100%”标准,查处渣土车案件273起,24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取缔。推行“全域环保禁止令”,在林地、耕地、水源地等重点区域,设立300多块“环境保护禁止令公告牌”。 温暖2018 全年民生支出28.6亿元,财政民生领域投入年均超过70%。“温暖二七”成为全国中部城市城区慈善事业发展的“二七样本”,经验做法3次在中国慈善年会、中国善城大会作典型发言,荣获2018年“中国公益项目奖”“政策推动者”等荣誉称号。 民生服务持续升温。全面推广“社区小厨房”助餐工程、全民参与“公益+”慈善工程、社区“大健康”服务工程等特色服务品牌,第一批48个“公益+”项目顺利开展,“社区助餐十分钟服务圈”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市的高度关注。探索实施“技能相亲”“以工代训”等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万余人,“技能相亲”做法在全省推介。建成“温暖二七”服务站点312个,累计服务群众27万余人。 公共服务稳步提升。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8042万元;18所中小学幼儿园一次性投入使用,河南省实验小学、华中师大附属亚星实验学校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相继落地,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已具雏形;建成16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广泛开展《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七进”活动,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筹全区志愿服务资源入驻174个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万人次。连年荣获省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淮河社区作为全市唯一社区代表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探索建立平安守护“十大举措”,以“七个强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公众安全感指数和执法满意度连续两年呈上升态势,被评为“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秀单位”。统筹全区力量构建“执行联动大格局”,强力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区法院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法《司法改革案件选编》,区检察院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