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进到老郑他们家的门就能闻到炒菜做饭的香味,房间里温馨的布局与可爱的玩具让人丝毫感受不到这个家与普通家庭的区别。 厨房旁边的墙上贴着孩子们一日三餐和食谱,有鸡蛋、肉、馒头、水果、饺子、炒青菜,荤素搭配,种类丰富。还有蛋糕、香蕉、牛奶等加餐,可见夫妻俩对孩子们照顾得十分周到。 接近12点,老郑已经把孩子们都陆续接回来了,家里热闹起来。 “妈妈,我今天想吃肉。”“爸爸,我想喝牛奶”…… 几个病情不太严重的孩子,刚进门就开始折腾“爸妈”。 老郑夫妇俩,虽然忙前忙后,但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因为孩子们是真的把他们当成了父母。 “因为跟孩子年龄悬殊有点大,刚开始不知道孩子心里会不会接受我们俩。”郑观营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孩子们的态度让他们消除了疑虑。 “福利院的这些孩子都特别善良、懂事,只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能够感受得到,心里也把咱当父母对待。” 5年来,老郑夫妇俩总共收养了13个孩子。 因为福利院会把孩子们的信息公布到收养网站上,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进行收养,让孩子们回归真正的家庭。 老郑养过的孩子中有的被收养到国外家庭,也有的被国内家庭收养。 虽然每次哪个孩子被收养走,福利院就会给他们再配一个,但是一想到自己养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孩子再也见不到了,夫妇二人心里更多的是难过与不舍。 “秋雨那个孩子是我们最舍不得的一个,走了几个月了还会一直想她。”老郑夫妇说。 赵秋雨一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卖,被解救后来到了福利院,但心里留下了阴影。“刚来的时候就一直躲在角落,见人就哭”。秋雨特别怕人,经常自己一个人蜷缩在墙角不说话。 人心总是会被爱感染,郑观营夫妇用日复一日的关心呵护,一点一点把小秋雨的心暖热,把缺失的爱填补。 秋雨一岁多的时候没法上学,但是她的自闭又需要她通过社交来改善。于是老郑就每天吃过饭抱着小秋雨去楼下,让她跟其他小朋友玩。 虽然自己不会唱歌跳舞,但是为了孩子,老郑也是卖力地学着跳,就想逗她开心。 半年多过去了,小秋雨终于有了改变,她不再害怕见人,性格慢慢活泼起来。 “她后来开始黏我们了,见人就笑着打招呼。”老郑夫妻俩手拿着小秋雨的照片,回忆道。 照片中的秋雨笑容天真烂漫,阳光可爱,摆出一个正在跳舞的姿势,完全想不到她之前是个自闭的孩子。而这一切所有的改变,都源于郑观营夫妇的爱。 “每离开一个孩子,我们的心就跟刀割一样” 一提到秋雨走的那天,闫美玲的眼眶有些湿润。 “在这里,我们什么也给不了她,被一个好的家庭收养才是她的出路。”秋雨走的那天,老郑夫妇俩才知道她要被其他家庭收养了。 收拾东西、带走秋雨,这一系列的过程不过30分钟,可是夫妇俩和秋雨三年的感情却怎么也挥散不去。 “老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但秋雨走的那一次,确实伤他的心了。孩子刚走的那几天,他饭都吃不香,我还看见他一个人在那偷偷抹眼泪。”闫美玲回忆起来也黯然神伤。 大多数健康的孩子,会被社会上的家庭收养,而那些身患残疾的孩子到了18岁也会离开老郑家,被送到成人福利院。 今年14岁的福祥是这个家的“元老”,自从2014年老郑夫妻俩来到福利院,这个孩子就一直被他们照顾着,直到现在。 福祥患有严重脑瘫,下肢瘫痪,一直坐着轮椅,刚被老郑他们收养的时候已经9岁了,但是吃饭穿衣都需要人来照顾。 “福祥长得挺帅的,就是腿站不起来。现在好多了,基本上可以自己吃饭。我就经常帮助他做一些康复运动,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摆脱轮椅,能够行走。”闫美玲特别喜欢他们家的这个“大儿子”,不过想到以后福祥也会离开他们,就会很难过。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见孩子们喊爸爸妈妈,每离开一个孩子,我的心就跟刀割一样。” “福利院的孩子也应该得到家庭的温暖” 究竟“类家庭”这种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记者采访了“类家庭”的创始发起人之一,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教授。 张明锁表示,无数国际经验都证明了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 离开了家庭,不仅儿童的生理成长无法得到保证,而且社会化过程更是难以实现。 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一出生就有重病而被父母遗弃,他们特别需要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当他们看到正常孩子有父母时,自己也一定是黯然神伤的。 他们甚至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主动叫照顾他们对他们好的人“妈妈”,可见残障儿童们对家庭之爱的迫切需要。 组建“类家庭”的目的,就是要给残障儿童们家庭温暖和父母之爱。 通过营造完全类似于正常家庭的生活氛围,让那些流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今后重返家庭、融入社会做准备。 “孩子就像鱼一样,家庭就像水一样,有了家,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福利院的孩子也不例外,也应该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张明锁说。 市区有100多户这样的“类家庭”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于2008年开院,“类家庭”项目也于当年伴随启动。 每年,福利院都会收留二三百个被遗弃的婴童,有些身体健康的,会被好心人收养,剩下身有残疾的,就由福利院养大。 如今在郑州,除了儿童福利院的32户“类家庭”外,在市区还有100多户“院外家庭寄养”模式的“类家庭”。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类家庭”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张明锁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的情形下,“类家庭”这种互助形式,不光能针对流浪儿童应用,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家庭,都可以推广应用“类家庭”的模式。 今年是郑观营夫妇在福利院和孩子们过的第五个春节。 马上快过年了,福利院经常组织孩子们和家长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也会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和新衣服,“家”里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不知不觉已经来了5年了,只要我们俩还干得动,福利院不辞退我们,我们就在这一直照顾这些孩子,给他们当爸爸妈妈。”老郑坚定地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