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3版:聚焦中原区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务实重干 克难攻坚 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8年,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重点产业片区建设全面展开 一批安置房回迁……《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
务实重干 克难攻坚 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
生机勃勃的中原区 葛放 图

3月2日,中原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嵩山饭店开幕。中原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晓雷代表中原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晓雷表示,去年,中原区不断深化“加快建设生态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开启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保障,力求实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的高度融合、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70.7亿元,同比增长9.7%,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张亚芳

2018年,中原区

生产总值完成470.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7%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0.8亿元,增长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1亿元,增长1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0.01:27.59:72.4

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过去的一年,中原区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发展重点更加突出,发展载体更加坚实,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中原区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确定了节能环保研发设计为主的科技服务业、家居纺织服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文化创意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总部经济等“4+1”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功能整合、空间梳理、风貌协调、交通优化等5个方面对城市建设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把控,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复合、产业发展有序、空间风貌协调。

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融合发展理念,优化确定了须水河片区等“六片两园”重点产业片(园)区,并全力推动建设。

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梳理确定了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等六大类项目台账,建立了定期观摩点评、大督查、大考核机制,实施项目服务专员、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深入开展“高质量高效率项目建设攻坚战”,形成了紧盯目标、合力攻坚的项目建设氛围,以重点产业片区为阵地,以核心产业项目为抓手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步子越走越稳、路子越走越宽。

重点产业片区建设全面展开

2018年,须水河片区,须水镇总体规划修编顺利推进,《项目用地规划方案》《产业落位计划》编制完成;须水河上游绿地拆迁清表1830亩,开挖土方500余万立方米;马庄、白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须水河滨水景观提升和水源工程开工建设。

“四个中心”周边片区,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一期)控规已批复,九曲莲湖周边区域、东九州坊产业策划方案编制完成;市轨道交通第二调度中心、万豪商务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央文化区“四个中心”基本完工,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贾鲁河片区,一期商业规划已确定,二期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正修改完善;南水北调运动公园已开工,首批安置房正加快建设。

二砂文化创意园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项目,城市设计、控规调整方案通过市政府审批,搬迁清租全部完成,项目起步区已开工,招商工作同步推进。

郑煤机(芝麻街1958)双创园项目,产业定位、城市设计基本完成;首开区改造工程已启动,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河南分院等10余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主体开始修复。

纺织服装片区,围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八大业态,编制了概念性规划方案;锦艺国际轻纺城三期建成投用。

家居片区,一期全部复工,国际建材MALL开业运营,二期产业策划、控规调整方案编制完成。

科研设计园,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一期)开始内部装修,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项目正办理土地供应手续,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甲级资质以上设计院或区域总部已落户。

环保产业园,环保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园区概念性规划正在编制;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营,绿色污水处理厂等5个课题研究已启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实验室投入使用;引进河南天辰环保等10家行业引领型企业,全区新注册节能环保类企业近百家。

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围绕“四个中原”建设和“4+1”主导产业培育重点推进166个项目,完成投资492.6亿元。其中,31个项目建成投用,2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4.6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281亿元,引进区域外境内资金195.5亿元,实际吸收境外资金2.1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17.29亿元;新引进沃尔玛(河南)百货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15家。

安置房建设:6个项目实现回迁

2018年,丁庄等15个项目、29个安置地块开工建设,开工面积480.9万平方米;周新庄等6个项目22240人实现回迁;桐树王等6个项目11059套安置房完成网签。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实施道路建设项目58个;兴国路隧道、市民大道隧道基本完工,南环廊、北环廊、中环廊主体完工。

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初显成效。全力整治提升老旧小区楼院,建设路街道作为区级示范区,对14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桐柏路街道馨怡家园社区在全市老旧片区建设提质中,率先实现既有建筑电梯加装,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推进。全面实施以路长制为载体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辖区313条路段实现路长制全覆盖;百花路等10条大中修道路竣工通车;新建公厕121座,改造提升81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9019个;拆除屋顶标识招牌596处、5.5万平方米;16.2万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1%;新建、升级改造农贸市场7家,外迁1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城乡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中原区城乡管理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全市年度考评中排名第一。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各级检查督导交办问题的整改,认真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水源地整治等工作。

生态水系建设全面加快。秀水河(西四环以东段)河道开挖及景观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须水河一期正加快河道疏挖,二期绿化、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柳湖扩容工程已完工,九曲莲湖开工建设。

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速。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市定45座公园、游园基本建成,庙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10处建成开放,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完成绿化155万平方米,铁路沿线、生态廊道、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等区域完成拆迁9.6万平方米、绿化8万平方米,全区新增绿地面积196万平方米。

民生:新增学位7650个

2018年,中原区持续将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各类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6.49亿元,增长18.5%,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6%。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新建中小学3所,续建6所,投入使用5所,新增学位7650个;中小学初始年级全部消除超大班额;顺利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

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文化事业实现新突破。郑州爱乐乐团“魅力中原”系列惠民音乐会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12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投用;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850余场。

就业和社会服务获得新成效。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9896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及补贴1.32亿元;全面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积极做好与卢氏县朱阳关镇、狮子坪乡脱贫结对帮扶;桐树王等7个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封顶,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开工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48985 2019-03-04 00:00:00 一 务实重干 克难攻坚 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KeywordPh2018年,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重点产业片区建设全面展开 一批安置房回迁……《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