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赵超构新闻奖”好专栏
靠近你,温暖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轮流上门给9岁烧伤女孩授课,16位教师分享助教随笔:
靠近你,温暖我
更多感动 请扫码
王建璐老师在给小芸上课

本报讯(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李淑娟 马沂峰 文/图)3月29日,本报头版和A03版以《16位教师轮流上门授课,撑起9岁烧伤女孩的“家庭课堂”》为题,报道了中牟县黄店镇16位教师给小芸上课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4月1日上午,记者再次赶到黄店镇采访,收录整理了16位教师志愿者的“爱心助教随笔”,本报在此予以刊发(文字有所节略)。

王金瑞: 她是“倔强”成长的天使

“靠近你,温暖我”,一个多月来与小芸接触的点点滴滴,这便是我内心最贴切的形容……孩子声音中透着喜悦,孩子的笑脸不断绽放……这是一个天使,在“倔强”地成长,她需要我们呵护与爱惜。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尽己所能,让小芸健康成长……

王鑫亮:

她有不一样的“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最初内心的排斥与不安,到后来跟她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经过一节课时间,我发现了她不一样的“美”,对知识的渴望、对幸福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助教活动中,能教到她更多知识。

王周杰:

她写字很吃力却很认真

由于没有手指,她只能靠两个“手棍”一块夹着铅笔写字,尽管很吃力,但只要她认真去写,能把字写好。她写出的字甚至比邻居家的孩子写得还好一些……她的情况比较特殊,要因材施教……不断修正课程计划,帮她顺利接受学习课程。

陈会民:

她对音乐绘画课有浓厚兴趣

“老师,你会唱歌吗?你会画画吗?你会讲故事吗?”……随着大家的努力,现在小芸已经认识很多字,也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特别是她对音乐和绘画课有着浓厚兴趣,也许是小芸想通过美妙的音乐和多彩的绘画来认识美丽的世界吧!

魏勇:

“老师,我保证完成作业!”

“老师,你也休息一会儿吧。”然后哼着歌跑出了门。没过几分钟,她又回来了,用那两只不成样的“手”捧着一杯水,笑嘻嘻地递给我。那一刻,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给她布置作业:要她好好记录一下5以内数的分成和组成。她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保证完成作业!”

王建锋:

她陶醉着哼唱《上学歌》

我们一起复习《上学歌》,接着学认“天地人”几个简单的字,不一会儿她便学会了。课间休息时,她一边哼着《上学歌》一边蹦着跳着,看着她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小脸上写满了喜悦,那一刻,我开心极了!只要能让小芸有所收获,能让她多点快乐,这条助教路再难再苦我也要走下去!

冯山虎:

她“弹”琴学会了七个音

上课前,我先问她,小芸,你喜欢唱歌吗?她快速回答:喜欢,非常喜欢,我还会唱歌呢……第二次上课,我刚把车停到门口,还没下车,小芸便喊着跑到我身边。这次上课,我带来了电子琴……我抓着她的“手”放在键盘上……她艰难地学会了“一闪一闪亮晶晶”七个音。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上车后,我的眼泪已经不争气地淌了下来。欣慰的是,我给她带来了快乐,希望她能快乐到永远,我会努力的!

李敏:

她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要学的是《5以内数的认识》,我拿出手头上的铅笔来数,她跟着学,接着我领着她数衣服、桌子、椅子的个数,还有院子里的人数……凳子、桌子、桌上的花朵、鱼缸里的小鱼、纸箱里的易拉罐……这些都成了我们的学习材料。我为小芸的学习能力感到吃惊,她会学以致用了,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刘慧敏:

为人母、人师,我要用心去教她

见面后,好想抱抱她,心想“这得多疼啊!”可能因为身为人母,看不得孩子这样“受罪”,心里很难受。“可怜”一词,好像不能诠释这个脆弱又坚强的生命。尽管平时很忙,但这个时间必须挤出来。对于她的人生,我参与不了太多,能够为小芸上几节课,也算尽了老师的义务。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用心去教她,祝愿这个不幸的女孩越来越好。

刘宏:

她写字很难,但我们绝不放弃

有谁知道,对于一个重度烧伤失去双手的9岁女孩来说,教她学写字有多么困难……我们却坚持了下来,不能读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不能握笔就手把手地教,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绝不放弃……课间活动时给她讲故事、听音乐……慢慢地,孩子不再孤单,脸上总是带着笑。每当这时,她家人的眼里流露出欣慰与感激。

王建璐:

教会她写名字我很有成就感

我上的第一节课是教她写生字(她的名字)……这是从教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教学。第二次上课前,我先批改昨天的作业,数学做得很好,答案全部正确,我给她批了一百分,还给她送了一朵小红花,她欣喜若狂。刚好,邻居家的小孩儿从门口经过,小芸拿着作业本向同伴炫耀:“我考了100分,我考了100分!”

王西亮:

我体会到助教不只是同情

3月5日见到小芸时,我内心很震撼,孩子伤得太重了。头部、脸部和手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孩子挺乐观,很活泼,一点也不怯生。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小芸有了很大进步。这个活动,使我体会到:助教不只是同情,还包含着责任,一种升华了的社会责任;助教,使我看到的不只是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窘迫,也让我看到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和期望以此改变现状的愿望;助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过把瘾,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行为。

张海峰:

听她喊“老师”我是如此幸福

小芸写得很吃力,两只“手”很难把握铅笔的平衡、力度、角度,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她进步很明显,横比原来像横了……初次学习怕她累着,说“休息一会儿”……不一会儿,她领回来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对他说:“我上学了,我有老师了。”听到“老师”二字,我内心一颤,“老师”——这个我听了16年的称呼,今天如此沉重,如此幸福。

刘利冬:

她拿出橘子苹果让我吃

记得第一次给小芸上课,她坐在桌子旁,眼睛盯着我,认真跟我读着生字,她学得很快,生字会读以后,我让她拿出生字本,教她写字,只见她用两只“手”将铅笔夹住,在纸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写。她拿笔很吃力,写的字也歪歪扭扭……她突然拿出一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放在我手上,说:“老师,你吃吧!”当时,我有点不知所措,便说:“谢谢!等下课了我俩一起吃。”

郝巧玲:

大火中她很好地保护住了内心

在书写数字8的时候,我说,数字8就像一个小女孩儿在跳舞,从右往左扭、右扭、左扭、右扭!她听完哈哈大笑,连连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满脸的喜悦!这时,我的心情暖暖的,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真的暖暖的!(第二次上课时)她说:“老师,我发现你的头发剪了!”……大火掠走了她的身体健康,但她又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内心!

张军勇:

她跑着迎接我,打消了我的顾虑

该我上课了,第一个感觉是怕。怕不知道怎样去教这个孩子,怕不好沟通而无法帮到孩子。怕归怕,第二天,还是按时到了孩子家中。看到小芸跑出来迎接,我的顾虑烟消云散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在教她文化知识的同时,我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她讲礼貌、讲敬老,使她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学会感恩,懂得孝顺。她对我也更加尊敬,我俩感情也更深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59067 2019-04-03 00:00:00 三 靠近你,温暖我KeywordPh轮流上门给9岁烧伤女孩授课,16位教师分享助教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