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谐 乙亥年黄2/2019-04/07/A06/20190407A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畅谈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
畅谈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

本报讯(记者 赵文静 张立 王治 李爱琴)“又逢一年三月三,黄帝故里拜轩辕。”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到来之际,被誉为拜祖大典灵魂工程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4月5日至6日在古溱水之滨、轩辕湖畔,美丽如画的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举行。

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柏拴,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任大援,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杜勇,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朱士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福朝等出席论坛。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市政协主席黄保卫,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黄卿,市政协副主席王东亮等出席论坛。

王新伟在欢迎辞中表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郑州要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需要经济的硬实力,还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是中原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世界文明对话的平台、国际文化交流的名片,历经13年的探索、打磨和创新,把古老的中华文明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有机融为一体,在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以“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为主题,对于弘扬时代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也必将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杜勇在致辞中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论坛的主题定为“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紧扣时代脉搏,昭示民族精神。“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的论坛就是要通过借鉴古往,继承传统,用文化自信之光照亮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任大援在开幕辞中说,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就是弘扬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盛宴,彰显中国力量的文化盛会。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人心,砥砺前行,满怀豪情地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向着“两个一百年”的梦想,向着“强国之路”前行。

本届论坛主题是“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旨在传承和弘扬以黄帝文化为根脉的中华优秀文化,巩固和提高黄帝故里作为世界华人寻根拜祖圣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信豪迈地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论坛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黄帝故里建设促进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主办,新郑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承办。

论坛由全国青联常委、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连续16年主持央视春晚综艺节目的著名主持人周涛担纲主持。

论坛为期两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新闻理论与实践专家徐光春;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鉴赏嘉宾康震;中国著名近代史学家、先后获得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的汪荣祖;著名军旅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获得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全国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阎维文;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博士生导师罗援少将;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倪健中;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张平;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遗址遗迹理事会岩画委员会国家协调员、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召集人罗伯特;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汤惠生等著名学者登台演讲。

6日下午举办的闭幕式上,李宝光、薛文灿两人被授予轩辕奖。

徐光春: 黄帝为国家基业铺上第一层砖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新闻理论与实践专家徐光春作了《让我们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的演讲,他用详实的历史记载,阐释了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之间的关系。

“黄帝和黄帝时代对中华文明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了黄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正是这种文化使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开始起步,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徐光春说。

“这5000多年中华历史绵延发展征程中,是黄帝和黄帝领导下的先民们迈出了第一步,为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基业铺上了第一层砖。”徐光春呼吁,“我们要汲取黄帝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养料,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思想文化,用以更好地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有新的作为,在新的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阎维文: 家国情怀源于 内心的那份爱

“军人的职业是非常特殊的职业,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作为军队艺术工作者,我们所有的文艺创作、艺术创作、艺术表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像《说句心里话》《小白杨》,都是跟‘家’‘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阎维文围绕“歌声中的国家力量”的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阎维文回忆,一次去一个部队辅导唱歌,当全旅的官兵在训练场唱起《强军战歌》的时候,作为一个演唱者,他听得热血沸腾、血管膨胀。所以当他再站上舞台唱这样的军歌时,就会真实地反映出军人的气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点,能够从战士中汲取营养,看似在舞台上表演一首歌,画面感永远是那些可爱的战士。”

康震: 黄帝是一种 文化偶像和象征

“我是陕西人,多次去过黄帝陵,黄帝陵是黄帝安息的地方,能来到黄帝诞生的地方,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陕西省和河南省都是中国文物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有机会来到新郑,和大家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内心非常激动。”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鉴赏嘉宾康震的开场白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本次论坛上,康震演讲的题目是《古代诗歌的家国情怀》。他指着大屏幕说:“这几个字一放大就很有气场,本来只是几个简单的汉字,但是我们在技术上给它做处理,在科技上给它做加强,它就立刻能够绽放出超出字面本身的光芒。我们对于黄帝和黄帝文化的这种追寻、仰慕和历代的传承,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加强、放大、增强黄帝及其黄帝文化的一个过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60302 2019-04-07 00:00:00 畅谈黄帝文化与强国之路KeywordPh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