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刚领)4月12日,中国证监会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红枣期货将于4月30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我国枣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枣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枣种植面积及产量的98%以上。2005年以来,我国枣树种植面积及红枣产量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其中,2017年全国红枣产量为562万吨,较2005年增加390万吨。目前,国内枣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并以新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辽宁、甘肃等省份为主。近年来,由于具备规模化种植、适宜生态条件等优势,新疆的红枣栽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迅猛,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化红枣种植基地,2017年,新疆红枣产量约为270万吨。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红枣期货,枣农及相关经营主体不仅可以利用权威期货价格信号合理制定生产经营计划,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还可以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有效规避价格风险。期货价格及升贴水设置还将引导枣农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助力相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外,红枣期货上市后,通过“保险+期货”、订单农业等方式,可以帮助枣农稳定收益,有效拓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广度与深度。
红枣期货上市准备工作 已经就绪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已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充分做好红枣期货上市准备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就绪。从技术方面来看,红枣期货合约和规则制度的设计对于技术系统的要求与目前已上市品种保持一致,现行技术系统能够满足红枣期货上市交易的各项需求。此外,在前期调研中,郑商所多次到新疆、河南、河北等红枣主产区和集散地调研,根据红枣现货贸易习惯,结合红枣产业布局,完成交割仓库以及质检机构的遴选,确保红枣期货交割顺畅。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宣传及培训,将加深市场主体对于红枣期货合约和规则设计的理解,提高现货企业对于利用红枣期货锁定经营利润、规避经营风险的认识,有利于红枣期货上市后平稳运行,有效发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