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郑州市二院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两名患者
让患者重新挺起脊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患者重新挺起脊梁
——访郑大五附院脊柱骨病科主任张长江

他,身担重责仍一丝不苟;他,满载荣誉又不断追求;他,德医双馨显医者风范。他,本着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以让患者挺起脊梁为出发点,默默地奉献于每一位病患。他,就是河南省著名脊柱骨病专家、郑大五附院脊柱骨病科主任张长江。记者 蒋晓蕾

背负使命 上下求索

1993年,大学毕业的张长江被分配到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即现在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骨科,开始了白衣生涯。他所在的医院有一个特殊病区——截瘫病房,收治的均为矿山事故中脊柱脊髓受伤导致截瘫的患者。当时的医疗技术,脊柱脊髓是很多医生不敢涉足的禁区。这些正值壮年、家庭顶梁柱的叹息和家属以泪洗面的场景,常常刺激着年轻的张长江。谁来拯救这些不幸的人?凭着悲天悯人的仁慈之心和舍我其谁的勇气,张长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脊柱脊髓损伤救治上下功夫,努力让患者重新挺起脊梁、回归社会。

带着这个沉重的夙愿,张长江开始了不懈的努力和学习,在高难度、高风险的颈椎病、上颈椎损伤、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骨盆肿瘤的诊疗、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及骨与关节恶性肿瘤保肢技术方面,不断突破。2016年11月,张长江奉调进入郑大五附院,站在了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医学新平台上。着手组建的郑大五附院脊柱骨病科,成为我省为数不多能够全面开展颈椎、胸椎、腰椎综合微创治疗技术的特色专科,也是目前河南省专注于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脊髓疾病等综合临床微创治疗、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教学科研的骨科亚专科。

精研医道 广施妙手

如今,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让颈椎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断增加。张长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在治疗这些病因不同的患者时,他会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老年蜕变型椎管狭窄患者,多采取脊柱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创伤小、出血很少、医疗费用低,局部麻醉风险小、术后恢复快;而对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脊柱脊髓严重损伤和腰椎严重滑脱病人,他仍坚持采用标准的娴熟开放手术,通过复位、减压、固定、融合,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他在脊柱微创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也得到医界的广泛认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诸多荣誉纷至,并多次在国内、国际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学术大会上进行手术直播、演讲讨论和学术推广。

锻造团队 德技兼修

在张长江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的技术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医生掌握,才能造福于更多的患者,才是一名有大爱的真正的大医生。

采访张长江的当天下午5点多,一位从禹州转过来的杨姓患者因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已出现站立不稳,四肢无力等症状。张长江检查后发现患者是高位脊髓损伤,须马上手术,并当机立断开通绿色通道,手术至次日凌晨一点多。天亮后,麻醉完全清醒、回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四肢活动自如,笼罩在患者和家属心头的乌云一扫而光。

今年元旦,一位在新疆打工的朱女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方打听专程由新疆乌鲁木齐坐火车到郑州看病。由于路途遥远、行车时间太长,她的腰腿痛症状随之加重,近在眼前的郑大五附院对她来说却遥不可及。张长江得知情况后,一面中断休假驱车200多公里从老家赶回医院;一面联系值班医生派车协助患者前往医院。手术采用微创技术,椎间孔镜下操作,皮肤切口仅0.7cm左右。张长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让朱女士千里求医的辛酸化为感激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为方便患者,他的手机从不关机,并把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治学精神、严格的手术要求和高度的医学修养、高尚的医师道德、高超的医术水平融入到团队建设中。在张长江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充满朝气和温情的脊柱骨病医师团队呼之欲出,正成长为中原大地上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个体化并重的专业脊柱骨病医师队伍,造福广大患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64973 2019-04-23 00:00:00 二 让患者重新挺起脊梁KeywordPh——访郑大五附院脊柱骨病科主任张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