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E03版:二七时报 关注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让褪色的街巷获得新生,变身为城区最美的风景。今年,二七区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品质提升年行动”,深入推进“路长制”工作,强力推进“街道品质提升工程”,营造精致、典雅的城市新景观,为市民群众提供整洁、优美的生活新环境。记者 景静 “三个优先”让老街道焕发新活力 优先提升支路背街。二七区精细办将支路背街整治工作作为“路长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各镇办、管委会制订专项整治方案,专人负责、专人督办,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高品质完成。 优先提升问题隐患道路。全面排查辖区道路病害、市政设施缺损、架空线缆等问题,全面消除各类硬件问题,补齐市政建设中的各类短板。 优先提升重要节点道路。高标准设计、施工、管理,将“重要节点道路”打造成为“重要亮点道路”,营造街区会客厅。 “三个特色”让“路长制”拥有新内涵 突出“主题文化”特色。挖掘街道文化、街区文化、城市文化,并与“路长制”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二七特色的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全区共形成“百年德化”历史文化街道、“共青团历史”先锋文化街道、“医者仁心”健康文化街道等20余条精品示范街道。 突出“生态景观”特色。结合郑州市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区精细办精雕细琢打造城市街景景观,在重要节点醒目位置重点打造街头“微景观”,将原有的普通街头绿化逐步更新为街景景观绿化。 突出“以人为本”特色。在硬件提升、街景美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用优美的环境吸引人,用完善的设施服务人,用良好的管理影响人。 “三项机制”实现全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督导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奖优罚劣机制,确保客观、公正地展示各单位工作成果,反映工作实绩。 强化“管理标准化”机制。对每一管理事项进行明确责任分工,设定管理流程,提出考核评价标准,全面实现“责任明晰、流程科学、过程可控”。 强化“产业准入”机制。淘汰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市民生活的落后产业,更新为与周边街区环境项匹配的新型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