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4版:巩义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V04-05
在史诗般的河洛文化中徜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史诗般的河洛文化中徜徉
——巩义旅游散记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历朝历代,都在探寻积累着历史文化价值,发掘着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形成厚积薄发的区域文化优势和强劲的文明发展态势。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婀娜多姿的伊洛河与滔滔黄河在这里汇流,此为“河洛地区”。千百年来,河洛地区的钟灵毓秀及丰富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历史遗存经过河洛文化的涵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在这史诗般的文化积淀中,我感同身受的是河洛文化所迸发出的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的魅力。

郑报融媒 李晓霞 通讯员 杨殿臣 文/图

枫叶遍红长寿山

去年的深秋季节,出差返回巩义时,路过竹林镇时间尚早,同事提出到长寿山景区一游。

长寿山因有久居仙山的自然景观神龙、寿龟,还有树龄超过千年、峥嵘苍劲的三棵老橿树而得名。在这里望远山近景,登山间步道,或采摘野果,或林间小憩,都会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正直深秋季节,漫山遍野的红叶红得妖娆、红得壮观、红得热烈、红得让人无法拒绝,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兴致勃勃、流连忘返地拍照留念。五龙潭以四季不断的山泉,五个相偎相依代表五十年风雨爱情的碧绿湖面,五十六个民族动人的金婚故事、图片及互动游戏等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

我们在游览中得知,竹林镇不仅开发建设了长寿山景区,近几年又开发建设了风情古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典范。

康百万庄园的沉思

春日融融的阳光,普照着“神龟山”,静谧的伊洛河欢快地流向远方。

我又一次随着客流,走出康百万庄园,站立在门前的石阶上,望着庄园门楣上“河洛康家”四个大字,对 “康百万”“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横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达18万亩,财富无以计数,家族兴盛400年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片沃土的滋润下,康家被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之一,纵使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说,仍信守“奉善为先,舍财取义,处事留余”的家训,与官方和民间均保持了和谐友善的关系。通过参观,深感庄园的自然景观美:美在景中有典,景中有史;深感庄园的人文景观美:美在景中有义,景中有道。康百万庄园向世人展示了“留余向善”“行孝奉义”的兴家处世之道。

杜甫像前的遐想

阳光灿烂,春风和煦的季节,我来到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的杜甫故里。凝望着坐东向西、背依笔架山、面临界泗河、凝重高大的杜甫雕像,口中不禁吟咏起了诗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的千古绝唱。

这里是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故乡的山水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深厚的河洛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景区依托高科技手段,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

巩义市连续5年举办杜甫故里诗词大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杜甫诗歌,展示生生不息的河洛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让杜诗走向百姓,走向生活,走向未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使更多的人了解杜甫卓越的诗歌成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把杜甫诗歌、把杜甫“忧国忧民不自忧”的伟大人格品质永远传承、发扬光大的责任和义务。

再现偃月古城的繁荣

听朋友说,偃月古城游人如织,客流不断。清明假期,难得同游。

偃月城位于河洛文化的源头南河渡镇,因形似偃月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十二年,占据巩境仓城的李密,率史上著名之瓦岗军临洛水入黄河处筑偃月城与仓城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便于与隋军交战时两城互援,亦为遏制东西水陆要道,乃瓦岗军之战略要地。《资治通鉴》卷184载:义宁元年(617)冬十月,王世充夜渡洛水,营于黑石,精兵陈于洛北。李密闻之,引兵渡洛逆战,精骑渡洛南,余众东走月城。

2016年以来,巩义市以河洛文化为根基,以豫剧文化为核心,在隋末“偃月城”原址上打造“偃月古城”文旅平台,充分展示河洛地区民风民俗、中原名吃品赏等特色,再现河洛渊源历史文化,弘扬华夏文明厚重,逐步打造成了戏迷展演、名家汇集、文艺创作、寻根河洛、尊客向往的“中国豫剧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这里遍尝美食,访古寻古,聆听美轮美奂的河南“梆子腔”,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聆听慈云寺的钟声

去年仲夏时节,远方一朋友来访,指名要到青龙山慈云寺一游。

慈云寺比官方“白马寺”早建200余年,有“少林同祖,白马同乡”之誉。其始建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是由印度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亲手创建的民间第一座寺院,素有“释源祖庭”“华夏作寺之始”之称谓。寺中所存明代重刻碑《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和《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峰胜境之图》,填补了中国佛教史的空白。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在此开演大法。明代南宗顺大师将其续建成为全国四大寺院之一。吴承恩在此依据“二老”、唐僧及周围的传说,写成了《西游记》。因此研究《西游记》的专家称“青龙山是《西游记》的载体,慈云寺是《西游记》的灵魂”。是我国佛教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朋友曾从事宗教工作多年,他称慈云寺对研究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对华夏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留下的建筑、雕塑、文学、绘画等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对探讨佛教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听着慈云寺悠扬的钟声,我仿佛看到了慈云寺春天桃花烂漫,夏天清爽宜人,秋天满山红叶,冬天香火袅袅,一派人间仙境。

浮戏山奇妙佳境

今年三月三,重游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浮戏山雪花洞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色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胜境。以其山清水秀、寨古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获“中原小桂林”之称。现存200多座庙宇,各类道教文化遗迹遍布景区,构成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是我国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据了解,这里是红色革命老区。20世纪40年代, 皮定均将军在这里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大本营,现存革命遗址17处,是爱国主义教育、科研、教学基地。

在游览中我了解到,景区内独特的自然山水地貌和古、深、奇、厚的人文景观,青山、秀峰、繁花、古树、亭台、庙宇、民宅相映成趣,组成碧莲玉笋般的奇妙佳境,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热点线路。

受浓郁的“河洛文化”熏陶,巩义变得山美、水美、人更美,美得厚重,美得大气,美得新颖。北眺,遥见黄河彼岸,太行巍巍,高峨挺拔。南望,一波碧水,晶莹剔透,逶迤而来。洛水两岸,楼堂村舍,田园稼禾,一揽尽收。再远,中岳嵩山,一展雄姿。向西,顺河望去,天水相连,映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景画意。向东,河洛汇流,清浊融一,黄河如千里骏马,扬鬃东去,好一幅卓绝的河洛文化图。

巩义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巩义”的战略目标,聪明智慧的78万巩义人民,正满怀豪情,创新发展,把崇高、神圣和自豪的地域情怀和河洛文化情怀,深深融入巩义这方土地的灵魂里,在传承和丰富中标新立异,发扬光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67089 2019-04-29 00:00:00 一 在史诗般的河洛文化中徜徉KeywordPh——巩义旅游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