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李绍光 岳冰冰)“透亮的细齿,精密的圆盘,种类多样的微小钢轮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昨日,记者在米村镇郑州科工公司采访时,从外地回乡创业的王书森指着一件件新产品侃侃而谈。据悉,截至目前,新密市有2万余名各类人才活跃在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工程,优美环境吸引人,优惠条件招揽人,激励政策诱导人,招四方之才,借八方之力,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塑造人才是关键一招。该市组织各级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到高等院校参加“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提高“骨干队伍”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工作能力。
建设土专家队伍是点睛之笔。本土人才既管用,又稳定。该市大力开展“新时代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着力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田秀才”,发挥实用人才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鼓励乡土人才回归,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切实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和联系,激发他们回馈故里的热情,从而实现在外人才“感情回归、智力回归、经济回归”。目前,“双密”人才入库632人,乡土人才入库3798入,后备人才入库409人。
吸引高智人才是重要形式。该市大力推进“智汇新密”人才工程,聚集高层次人才来新密创新创业,柔性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5名,吸纳高校毕业创新创业人才1232名,为新密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英才荟萃,乡村大变样。一年多来,全市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超化耐火材料、大隗循环经济等郑州市级专业园区2个,米村、岳村、苟堂等乡镇创业园3个、农民创业园33个,都市生态观光高效农业示范园24个,各类市场主体达6万多个,新增就业岗位近10万个,新密农村展开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