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6
击节高歌嵩山地域方言文化
第二届嵩山文化大讲堂 在嵩阳书院持续进行
翰墨抒怀 共庆华诞
看变化,悟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击节高歌嵩山地域方言文化
——记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嵩山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冯昶富
■文艺嵩岳

李白、杜甫、白居易、武则天、景日昣、杨兰春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嵩山及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

如今的嵩山,又聚集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

为此,《郑州晚报·登封时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共同开设“文艺嵩岳”专栏,关注、支持、研究、宣传嵩山文化现象,将大师们的生活、创作的片段以及他们对未来文化艺术的憧憬、发现一一记录。

本期讲述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昶富的艺术人生。

本报讯 出生于登封大冶的冯昶富一直致力于方言研究、嵩山文化的传承,如同老舍对北京、沈从文对湘西的情结一样,冯昶富自幼对嵩山文化甚为熟悉和喜爱。嵩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蕴藏着中原醇厚的风土人情和华夏古老的根源文化,使冯昶富在研究嵩山文化的海洋中如鱼得水。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文/图

研究方言,赓续华夏文明

冯昶富18岁应征参军,历任连队文书、训练团参谋、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先后辗转江苏、安徽、江西、陕西等地,无论职务和驻地如何变迁,冯昶富的河南乡音始终保持不变。

冯昶富20世纪80年代末由军队干部转业,分配到登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由于工作职责和范围,冯昶富走遍了登封17个乡镇区办。嵩山“盘古洞”“女娲洞”“黄帝与神会”“溱洧古城”“大禹治水”“禹洞”“启母石”等古文化遗迹和人文遗存,引发了冯昶富对嵩山地域文化的特别关注和探究。

他把学习、探究嵩山历史和文明,搜集和研究嵩山地域方言,作为对嵩山对家乡的热爱。10多年孜孜不倦学习、探究嵩山文化和参与公益活动,使冯昶富逐渐转变成为嵩山文化学者、嵩山文化播撒者和嵩山地域方言文化专家。

他认为,嵩山地域方言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活化石”。所以说,嵩山地域方言在华夏民族文化中,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和民族性,是传承中华文明亟待抢救的珍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书立说,传承嵩山文化

2012年,冯昶富退休后专心研究嵩山地域方言,先后在《郑州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了《登封人好说中中中》等嵩山地域方言版的民间文学和诗歌作品,合编了《登封民俗志》等民间志书。

2012年2月,冯昶富五易其稿,终成《嵩山方言》(诠释)著作一书。同年12月,河南省版权局为其颁发了“《嵩山方言》(诠释)著作权证书”,并分别被登封市图书馆、登封市档案馆等收藏;2014年5月,登封市人民政府将“嵩山方言”列为“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收录嵩山地域方言,是一项对嵩山古文化抢救性的工作。近年来,人们在总结嵩山文化时,列举了嵩山文化、宗教文化等10多项,今又增添了嵩山方言文化,这无疑为研究嵩山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具和标本,从中增添更多的有关嵩山的历史、政治、地理、民俗、物候、器物等方面的文化发现。

冯昶富表示,嵩山地域方言,蕴含着嵩山地域先民们发展和前进的足迹,应加强研究嵩山地域方言,留住民族根脉和历史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1945 2019-06-20 00:00:00 四 击节高歌嵩山地域方言文化KeywordPh——记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嵩山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冯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