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镜头展现美好 创意成就梦想
中国“观象授时”历史提前近千年
第十六届 绿城读书节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确认郑州青台遗址“北斗九星”为5000多年前天文遗迹
中国“观象授时”历史提前近千年
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实习生 安歆 文/图) 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20日被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

20日,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台遗址天文遗迹专家鉴定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30多位天文学家、天文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与会。

与会专家于6月20日上午考察了荥阳青台遗址,该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大型环壕聚落,发现有三重环壕,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与天文相关的遗迹现象,其中有按照“北斗九星”形状摆放的9个陶罐,斗柄向北,东部发现有黄土圜丘,周边分布有同时期瓮棺以及不同时期的墓葬、臼类遗存及祭祀坑等相关遗迹。当日下午,专家们听取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做的“郑州仰韶时代中晚期重要考古新发现及天文现象遗存”报告,并围绕着青台遗址天文遗迹重要发现进行了认真讨论。

专家们一致认为,青台遗址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为天文遗迹无疑。“北斗九星”与周围祭祀遗迹构成整体,与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斗建”和“冬至祭天”相符,对研究中国早期天文学和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指出,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北斗七星”和“北斗九星”之说,在“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增加两星形成“北斗九星”。“北斗九星”遗迹的发现,表明青台先民已具备一定天文知识,对北斗天体的崇拜可能已形成一套隆重祭祀仪式,用以观察节气、祈祷丰收。

《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有专家认为,青台遗址“北斗九星”斗柄西南的一颗星,可能就是与这一记载有关的“景星”,如果“景星”的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互验证,将是中国天文学史的重要发现。

距今约4200年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观象台,是近年来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最重要的发现,青台遗址天文遗迹的发现是中国天文历法研究的又一突破。专家认为,青台“北斗九星”祭祀遗迹有明确的考古学文化和地层关系,它的发现说明中国古代对“北斗”天象和“斗柄授时”的观测已非常精确。

主办方表示,以郑州地区为中心发现了大量仰韶中晚期的天文学遗存,对于探讨郑州地区在古代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嵩山文明中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利用,对于发展文物旅游事业,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2969 2019-06-22 00:00:00 六 中国“观象授时”历史提前近千年KeywordPh专家确认郑州青台遗址“北斗九星”为5000多年前天文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