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红色引领聚合力 福华扬帆正启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色引领聚合力 福华扬帆正启航
七一三海为科技园
党员政治生活馆“迎七一”活动
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激活70年的记忆,还原70年的奋斗,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临郑州铁路局工人文化宫视察,1961年恢复福华街办事处,1981年街道党支部升格党委并成立19个党支部,1984年陇海马路立交桥建成通车……

70年峥嵘岁月,70年辉煌蝶变。走进二七区福华街街道,新兴商务楼宇相继建成,地铁5号线通车,一处处透着新意的街景标识、道路文化景观正在设计打造,干部职工队伍“精气神”越来越足,全区首家党员政治生活馆、社区养老中心、海为楼宇党群服务站等全面启航……这是该街道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缩影。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户丹丹 文/图

“红色领航”固本元 激活城市党建新动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始终树牢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鲜明导向,努力把每个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福华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振威介绍,近年来,街道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升级打造服务阵地、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开展特色党建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基础保障力度。

“今天党课的题目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这是我的6月份党费,请您接收与登记……”党员政治生活馆里,正在开展“党员活动日”系列活动。据了解,福华街街道所辖党员3000人中将近80%都为离退休老党员。以前,这些老党员日常活动场所缺乏、作用发挥不明显。难题如何破解?街道党工委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创新打造了全市首家区域性党员政治生活馆,极大激发党员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馆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观摩团396个、党员群众近3.3万人次。日前已复评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以街道办事处党建经验入选全国城市党建创新案例,我省仅此一家。

“活动阵地功能齐全、学习娱乐各得其所,我们来社区办事、学习方便多了!”提起铁道家园社区,“张师傅”志愿服务队队长张青不住口地称赞。据了解,福华街街道按照“社区规范化建设”目标要求,着力硬件达标、软件上档,协调解决了铁道家园社区、新圃西街社区等阵地9000余平方米,今年还申请专项资金,对福华南街、福华北街、新圃东街等5个社区全面升级改造。同时将“党员活动日+”、“廉政党课大家讲”、《我和我的祖国》闪拍微视频等多种特色活动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党性培训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党员干部作风素质提高、能力提升。

“社区养老”新模式,精准服务暖人心

“先给我盛碗炒米,等会儿再喝碗面条。”82岁的冯老师闭目养神躺在按摩椅上。小厨房里,志愿者们正在做野菜绿豆面,餐桌上还摆放着蒸南瓜、养生粥和水果,香气诱人。

冯老师所在的颐养安居中心,位于福华街街道京广家园南社区,其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托养护理、健身房、手工制作、书画室、就餐区、心理疏导室等9个区域,并提供助餐、助浴、助急、短期托养、康复指导、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自去年开业后,就成了附近老人爱去、常去的地方。

城市中,大多老年人居住在相对集中的老旧社区,而这些社区布局紧凑,闲置场地难找,将养老服务融入党群服务中心的“党群+养老”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场地困难,而且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党群共建、服务融合。

“相比传统养老院,‘社区养老’更让大家放心,对子女而言,他们时间空间上更便捷。在街道范围内,具备条件的社区都在打造此类的安居中心。”张振威介绍,目前街道已有5个社区开始运行“社区党建+养老”模式,搭建起红色养老联盟,服务群众达4000余人。

红色文化沁人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笔一画地书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给了党支部。”今年,是陈谷喜在路华大厦的第七年。据了解,福华街街道党工委联合路华大厦党支部精心打造“诚信”品牌党建,创新推出“一招牌、双培养、四服务”的“124”党建工作法,以诚信树立品牌、以党建凝聚人心、以服务吸引商户。商户齐四化在路华大厦党支部成立时,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凭借多年诚信经营积累生意越做越大,营业额从原来不足100万元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如今每个商户都以入党为荣,大厦88个商户,60多个都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增强楼宇党建凝聚力,街道还在七一三海为科技园新建海为党群服务站,以“海纳百川,大有作为”为理念,创新“1234”工作法,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文化党建,为党员和群众提供学习、活动、交流的场所,100多家企业人员纷纷前来咨询业务、办理暂住证等相关事宜。如今,企业里的党员逐渐开始“亮明”身份,积极带头参与组织活动,真正实现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平凡中严要求、平常中有责任、平静中不落后、平淡中懂知足”这是辖区“全国文明家庭”杨靖宇将军儿媳方秀云家庭“四平家风”。街道坚持党建与红色文化、铁路文化相融合,广泛挖掘方秀云家庭、“最美母亲”仝洋等典型事迹,注重商圈诚信经营、家庭文明道德建设和党建特色品牌打造,围绕“一社一品”创建思路,打造铁道家园社区“家”文化,与街道机关“福”文化党建、海为科技园“海”文化党建、路华大厦“诚信”党建,形成街道“四轮驱动”党建品牌格局,党组织覆盖面逐步扩大。

“五联四化”聚合力

“小”变化筑“大”幸福

走进福华街街道政通路,远远听到谈论声、掌声,“我们街道向辖区嵩山路公安分局治安四中队配发10辆警用巡逻车,为群众平安护航……”“我们与社区党组织联动配合,一天内把楼院垃圾清理干净……”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席座谈会现场如火如荼,辖区20条道路“三级路长”、80多位党员、公共单位、物业公司、商户、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像家人唠家常一样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少了隔阂,多了一份默契。

近年来,街道创新探索“五联四化”党建模式,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育、文明联创、资源联享、融合联促的“五联”形式,把学校、企业、商会通过党建这条红线联结了起来,将社区党建与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有机融合,探索实施“街道吹哨,全员报到”“群众点菜,支部接单,党员下厨,互动发力”基层治理体系,推选出“民间路长”“楼院党小组长”,成立“张师傅”等20余支志愿服务队,打通了行业、区域之间的壁垒。通过党建特色品牌化、党员服务多元化、活动载体创新化、党员管理精细化“四化”共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福华街党建”从现象到模式,也成为了郑州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缩影。

现在,辖区大小经济单位达200多家,财政收入由1985年的115万持续攀升到2019年的1.5亿元,街道成立以来,各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表彰奖励173次,其中省市奖47项、区级奖126项。前进没有止境,发展未有穷期,今后,街道将紧紧围绕全区“五大行动年”目标,大力弘扬“二七精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不懈奋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3890 2019-06-27 00:00:00 四 红色引领聚合力 福华扬帆正启航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