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3版:郑东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路在脚下,心在路上:我在薛夏南街当“路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路在脚下,心在路上:我在薛夏南街当“路长”
记者手记

当你走在路上,是否留意到一些身着各色马甲活跃在道路各个角落的人群,很多人应该知道是“路长”,但“路长”的职责是什么呢?本期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基层的一名“路长”——徐现玲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路长”是什么?怎么当好“路长”?可能徐现玲起初自己也不知道,她只是张望、探索、实践……最后也没有找到满意答案。她只是一直在路上,走街入户处理问题,纠正不文明行为……从未停下脚步……或许这就是当好“路长”的秘诀。

记者 马燕 实习记者 钱韵璇 通讯员 张亚娟 文/图

52岁的徐现玲是郑东新区龙子湖街道办事处一名普通的路队员,她所在的薛夏南街路段位于安置区中心区域,全长1.8公里,共有门店88家,道路两侧有5个安置小区和1个商业小区,还有中小学、幼儿园、派出所、办事处、医院、便民服务大厅等多所学校及公共单位,人流密集。要想薛夏南街提品质、上品位、出形象,徐所现玲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与认真走着自己的“路”。

8:30 “路长”上路来“找茬儿”

早上8点30分,数十名工作人员身穿路长蓝色马甲,手持扫把、簸箕等工具在办事处门口集合,在听取了薛夏南街二级路长朱伟杰对薛夏南街日常工作巡查和重点点位安排后,徐现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看着眼前的薛夏南街,商铺空调统一“着装”+标准“站姿”,再也不是藏污纳垢、难以打理的卫生死角了;室内统一配备的排水桶,一举解决了空调水在路面横流问题;道路配齐的阻车桩,施划的停车区域、禁停标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徐现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又忘记了,垃圾桶记得放屋内啊。”徐现玲说着把垃圾桶和扫把放到富驿家具店内。徐现玲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劝说,老板倒显得有点过意不去了:“我记得了,以后一定会好好叮嘱家人,改掉这个习惯,不给恁‘添麻烦’。”然而,也有一些不听劝说,让队员跑断腿、说破嘴也啃不动的“硬骨头”,薛夏南街路队全员齐上阵对门前杂物堆放、出店经营等问题易反弹门店进行集中整治,对出店经营物品、乱停乱放车辆等进行统一清理,成效明显。

自3月4日以来,办事处便开始了撤桶入店及垃圾收集工作的宣传、巡查工作。把桶放进店很容易,但根本在于文明习惯的养成,改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路长”平时不断地“找茬儿”“吹耳边风”,徐现玲相信那天不会远。

10:30 “马上就走,不到一分钟”

在姚桥社区北院南门,远远地看到一名群众准备将一辆非机动车停放在实惠生鲜店门前,徐现玲加快步子赶上前,告知要统一停放在划线区域。“买完菜马上就走了,不到一分钟。”这是徐现玲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像果蔬店、馍店、五金店人流量比较大,尽管停留时间短,但门前车辆集中停放还是会影响正常通行。

“他们只停几分钟就走啦,外边这么热,坐店里歇会儿吧。”实惠生鲜店店主边整理货架边招呼着。徐现玲说:“电动车随意放在路中间,影响过往的行人通行,堵路又堵心,得引导他们放在正确的位置,养成习惯就好了。”“也是,你可真负责,上次下雨天我还见你打扫卫生呢,你得注意身体啊。”店主回应道。

从改变思想、养成习惯出发,坚持见一次说一次,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规范停放车辆,徐现玲一直是这样做的。

11:30 @微信反馈 拍照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将近正午,气温越来越高,徐现玲感到有点口渴了,便拿起办事处配备的军旅壶,准备到“小竹林”歇个脚。这原本是一片黄土空地被绿网覆盖着,很不美观,后来薛夏南街路队在这里种上了竹子。眼前的一片片翠绿在炎热的午后带来丝丝凉意,让人赏心悦目。

刚坐下打开手机,便看到了薛夏南街路队群发来的督查问题,徐现玲匆匆喝完水后便起身到相应点位进行整改。“@东越市政-陈铁强,姚桥社区南门口路坡破损,请尽快修复。”“@徐现玲,收到,马上处理。”不到一小时,薛夏南街东越市政负责人将修复后照片发到了路队群。

郑东新区和办事处第三方督查组每天对各路段进行督查,将问题照片发至郑东新区或龙子湖路长制微信平台,相应路队及时接收,路队员迅速整改后的拍照反馈至督查组,这些已是工作常态。“整改后的照片要和整改前一个角度拍照,现在发现我的拍照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呢!”徐现玲曾和同事聊天说。

这样的事例每天都能在薛夏南街路队群平台看到。路队员督促整改,各职能部门及时认领,二级路长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得到高效快速解决。

15:00 “三捡”活动 日兑换烟头8.7万个

午休过后,徐现玲按时到岗。此时,办事处门口的便民服务大厅门前早已站满了人。“1、2……数好了,烟头300个。”“好嘞,正好给您兑换一块香皂,请这边做个登记。”一名环卫大爷满脸笑容地接过礼品,“每周二、周四下午3点到5点,前来兑换的人特别多,我今天早早就过来排队了。”“自从‘三捡’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居民纷纷积极参与,一次日兑换8.7万个烟头创新高! ”工作人员很有成就感地告诉徐现玲。

除了“三捡”兑换礼品活动,薛夏南街路队也会联系高校青年协会在薛夏南街定期开展“捡纸屑、捡烟头、捡垃圾” “告别车窗抛物”等志愿服务活动;在龙子湖小学周边针对小学生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礼品兑换活动,倡导他们争做文明交通的宣传员和践行者,发挥“大手拉小手”的作用;引导学生告知父母将车辆停放在划线区域,有效规范了接送孩子期间的交通秩序。

17:00 现在,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

徐现玲走在薛夏南街的人行道上,时而听到身边推着儿童手推车的妈妈或者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说道:“之前人行道破损,雨天走过,一不留神就踩中破损砖块,溅一身泥,现在,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新修复的人行道平整洁净,附近居民唠嗑时,总会这样议论。

自从多次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商家也由最开始的不理解变为主动配合,自觉进店、规范经营……薛夏南街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徐现玲觉得,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19:00 当“路长”,哪个不走上万步

晚上回到家,徐现玲坐在沙发上轻轻敲打着微微酸痛的腿,打开微信步数,看到自己走了16118步,同事的步数也都过万。为保障人力投入,提升工作效能,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各路队采取工作日1/2工作法,周末1/4工作法。同时建立了早晚点名签到制度,要求二级路长每天必须巡路1次,3级路长每天必须巡路3次,巡路员必须全天上岗,为一线解决问题、一线协调反馈提供人力保障。

今年以来,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在探索和推进以路长制为核心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先后获得了3次市级红旗路段、1次市级优秀红旗路段和5次区级红旗路段,这和每一位龙子湖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徐现玲深知,“路长”工作是持久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终点,只有明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路长制”工作是伴随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场持久战,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虽然徐现玲再过两三年就要退休,但她依然会坚持下去。

“路长”的一天,虽然累,但很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3986 2019-06-27 00:00:00 四 路在脚下,心在路上:我在薛夏南街当“路长”KeywordPh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