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大举措
黄河科技学院 数据驱动,智能引领为教育改革插上翅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大举措
——专家解读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施特赦

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九次特赦,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特赦。此次特赦有着怎样的意义?宪法和法律依据是什么?九类特赦对象的选择有何考量?对此,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彰显制度自信执政自信

“特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刑事政策措施,通常在国家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实施。”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阴建峰介绍,韩国的光复节特赦、泰国为国王庆生的特赦、德国的圣诞节特赦等都是如此。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王平认为,此次特赦延续了2015年特赦的思路,而且在2015年特赦四类服刑罪犯的基础上增加五类服刑罪犯。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续中华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优良传统,推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

遵循宪法精神弘扬法治理念

根据我国宪法第67条和第80条规定,特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特赦令。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对特赦作出了有关规定。

“这次特赦,是2018年修宪之后,直接以宪法为依据的一次重大宪法实践活动,是实施宪法规范的最直接体现。”阴建峰表示,这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的生命力与活力。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5051 2019-07-01 00:00:00 一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大举措KeywordPh——专家解读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施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