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
新密:聚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聚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美丽的村庄会说话。

漫步在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时间也停止了脚步,白墙黑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山川交错,阡陌纵横,花木葳蕤,幽静道路上时而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几棵古树散落其间,低音诉说着这个美丽村庄的悠悠故事。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近年来,新密市按照中央、省、郑州市的决策部署,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改厨改厕改浴、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城乡一体,一场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改善、大提升行动在全市全面展开,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内在更美持续转变,古老溱洧大地上迎来高光时刻: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市)。郑报全媒体记者 薛璐 文/图

让“美颜”和“塑形”相结合

回望一路高歌迅猛发展的新密,也有过暗淡时刻。

“忆往昔,风卷石末潜入碗,雨打羊粪入池膻;东坡瓦房西沟田,请个媒婆花钱难。”新密市岳村镇竹竿园村村民朱金培的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风一吹,吃饭碗里都是土,一下雨,村里院里污水横流。”

这样的生活不好过。

提升人居环境,还百姓一个清洁宜居的家园。新密市痛下决心、铁腕出手、不破困局不罢休。为全面打赢改善人居环境这场硬仗,新密市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把“美颜”和“塑形”相结合,不仅要简单“整”,还要深度“治”:一方面,全市配备环卫人员、垃圾桶,先后建成投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筑垃圾消纳场和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另一方面,完善机制,制定《生活垃圾管理办法》《餐厨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垃圾收集、运输、计量、处理等监督机制,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产业园餐厨垃圾日处理量达50吨以上,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600吨以上,建筑垃圾消纳能力达到230万立方米,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截至目前,新密市先后在新型农村社区、行政村和居民点投资14.7亿元,建设535个污水处理设施站、点,已建成运营254个,今年底将全部建成投用。为了尽量节约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新密市合理进行规划布局:距离镇区污水处理厂较近的社区或行政村,管网直接并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居住相对比较集中的行政村,采用管网引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居住分散、距离镇区污水处理厂较远、不临河库的行政村,采用人工湿地和化粪池加蓄水池处理,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域覆盖无死角。

扎实的举措换来“整容”般的成效。如今的新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朱金培这首诗的下半部可以描述:幢幢红楼依青山,片片绿树舞梯田;污水尚有管理处,通向城区无天堑。

让“面子”和“里子”相协调

如果想品味原生态的中原文化,那么可以驱车前往城关镇高沟村,笔直的密州大道畅通无阻,一进村, “中原戏曲第一村”几个大字迎面扑来,书法字、山水画、豫剧脸谱,随处可见的墙体画为这座村庄增添了几分文化雅韵,如果幸运,遇到文化大院里几位老者正在唱曲,粗豪浑厚的乡音一下子唤醒久藏于心的悠悠乡愁。

提升人居环境,绝非“千村一貌”,需要把“面子”和“里子”相结合,立足于特色文化再挖掘再深化,如此才会有米村朱家庵的古朴典雅风貌、城关镇高沟村的豫剧书法文化风貌、岳村镇竹竿园的党建清竹文化风貌……让新密大地上呈现出一地一景,景景不同,地地出彩的多彩画卷。

这背后离不开新密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一是深化环境治理。先后组织开展 “清洁家园、美化乡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煤矿沉陷区治理、采石场专项整治、市镇村卫生创建、村容村貌提升等系列综合整治活动,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全市创成省级卫生镇7个、卫生村(社区)113个,郑州市级卫生镇5个、卫生村(社区)123个。二是广植绿色优势。围绕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六化”目标,统筹推进市区、园区、景区、镇区、社区等绿化提升,加快推进雪花山、摩旗山等一批森林公园建设,累计绿化生态廊道79条483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面积6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三是提升村容村貌。建成和在建新型社区78个,建成住宅1016万平方米,17.6万名农民群众搬迁入住,过上了乡村田园风光与城市公共服务兼具的新生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全市乡村清理垃圾杂物1.6万多立方米,粉刷墙体50余万平方米,制作文化墙21万平方米,整洁美丽乡村连片成面,实现从“一片美”到“全域美”的转变。

让“风景”和“钱景”相统一

不拿真金白银,不出硬招实招,污水处理很难取得实效;但一味靠输血却很难持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搞好村庄“钱景”,才能真正放大“风景”的价值。为此,新密市坚持念好致富经,大胆探索,想方设法把村庄经济搞活,激活美丽经济,人居环境自然“蝶变”。

周末,前往尖山风景区,盘山公路上,车辆人群络绎不绝,两侧农家院沿路排开,旅游经济风头正茂。就在两三年前,尖山风景区管委会下辖的12个村中还有8个是省级贫困村。为了尽快让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尖山修通了80多公里的旅游环道,容纳500户村民的3个社区建了起来,自然景观、伏羲文化、特色民宿等变为百姓的“聚宝盆”。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目前,新密市已有景区13个,国家4A、3A级景区达到8个,居郑州县(市)第一位,拥有乡村旅游农家乐760多家,密玉、密瓷、金银花茶、高山杂粮等特色旅游商品60余种。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758.3万人次、增长34.8%,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增长73.8%。

旧貌换新颜,农村美了,农民富了。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正在成为群众向往的美丽幸福家园,借助于人居环境大提升,美丽新密、美好生活有了坚固的基石,孕育出幸福的家园,让新密在乡村振兴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8084 2019-07-08 00:00:00 一 新密:聚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家园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