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3版:中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奥体中心主场馆全面完工 顺利通过验收
4个督查组上岗 带动城市管理、文明素养等大提升
中原区城乡建设局 累计检查工地404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场馆准备好了
奥体中心主场馆全面完工 顺利通过验收
地铁14号线将于8月底前投入使用
奥体中心看台 记者 周甬 图

7月3日,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场馆建设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当晚,奥体中心进行了场馆灯光测试,绚丽的色彩照亮了郑州夜空,美轮美奂的图片再次刷爆了郑州市民的朋友圈。

7月5日,共青团郑州市委“绿城使者”志愿服务行动誓师大会在奥体中心举行,意味着奥体中心已从硬件建设逐步向服务保障工作转变。从施工单位到服务保障部门紧密配合,全员有条不紊地迎接9月8日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盛大开幕。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魏少杰 董争

全国唯一一座通过 地下通道全部联通的场馆

郑州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8.4万平方米,位于中原区常西湖新区,包括6万座体育场、1.6万座体育馆、3000座游泳馆及配套商业,规模为河南省内最大,也是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建设中最早开工、规模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项目,被郑州市民亲切地称为郑州版“鸟巢”。

奥体中心的整体设计理念取“黄河天水、天地之中”之意,采用“品”字形格局,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像黄河中的三座石岛,而周围环境寓意盘旋四周的黄河之水,体现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奥体中心是全国唯一通过地下通道全部联通的“一场两馆”。体育场馆内有百余个疏散口,其中体育场三层看台设置66个疏散口,供观众在6分钟内安全疏散,即便体育场馆同时开赛,近8万人也不会造成在场内拥堵。同时,看台设置了129个无障碍座席和129个陪同席,以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

施工高峰期 每天有6000余名工人同时开工

据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在施工高峰期间,每天有6000余名工人、500余台机械车辆同时施工。项目总计使用钢材4.7万吨,用钢量与北京“鸟巢”体育场相当。项目采用了“三角形巨型桁架+立面桁架+网架+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的组合结构体系设计。其中内侧罩棚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跨径达311米,悬挑达54.1米。环向密封拉索直径为130mm、单个索夹重达6.5吨,均为国内之最,跨径为全球最大。

同时,体育场建有国内跨度最大的弧形空中连廊,跨度达到82米。体育馆钢结构顶棚采用了正放四角锥焊接球网架结构,最大悬挑长度达41米。

体育馆钢结构顶棚独特的“跨混凝土结构累积滑移”施工工艺,荣获河南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特等奖。体育场顶棚所采用的“超大跨径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施工技术”等4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诸多突破,也让奥体中心建设项目荣获了国内钢结构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地铁14号线将于8月底前投入使用

奥体中心项目部利用BIM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深化设计,确保钢结构复杂节点高精度加工。建设过程中,通过3D放样机器人、点云扫描等技术精准测量、采集幕墙、钢结构立面空间坐标点,导入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保证复杂空间结构定位的精准性。奥体中心项目的BIM应用在“2018全球工程建设业卓越BIM大赛”中,获全球第三、中国第二的佳绩。

在节能设计上,奥体中心金属屋面设置有光伏发电板、太阳能集热板。“一场两馆”也使用地源热泵设施制冷和采暖。玻璃幕墙全部采用经LOW-E镀膜处理的钢化双银中空夹胶玻璃,能够在夏天更有效隔绝户外高温和紫外线。

在体育馆及游泳馆的上方采用了光导照明采光系统,白天利用自然光即可满足照明。体育场外的人员疏散平台石板下方留存了部分空隙,雨水可沿石板缝隙流入下方空间,并最终导流至绿化带内。

据悉,奥体中心还配套有溜冰场、全民健身游泳馆、体育理疗及体质检测、影院、商业街、运动超市、美食广场等商业,可满足广大市民的多种需求。

在城市综合整治和道路保通工程方面,目前正在加紧西四环和地铁14号支线的建设。地铁14号线将于8月底前投入使用,奥体中心周边14条道路7月底前交付使用,绿化、亮化、水系等配套项目也将同步完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88621 2019-07-10 00:00:00 三 奥体中心主场馆全面完工 顺利通过验收KeywordPh地铁14号线将于8月底前投入使用场馆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