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F07版:郑东时报 家园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7月8日,商都路办事处在普惠社区开展以“垃圾分类树新风 少年志愿我先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前,老师问道:“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呢?垃圾分类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好处呢?”带着这些问题,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正式开始。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告知孩子们有害垃圾会导致的疾病传染、环境污染等危害,而且如果垃圾都堆放在一起,有些可二次利用的垃圾也会被污染,不能循环利用。然后,老师把垃圾分类的区分方法给孩子们做了详细介绍,告诉孩子们干湿垃圾不是按照含水量来区分的,湿垃圾通俗来理解就是容易腐烂的垃圾,果皮容易腐烂,所以属于湿垃圾,而湿巾不易腐烂,所以属于干垃圾。随后,老师在现场摆放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4个垃圾桶,让大家在听完讲解后自己实际操作,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活动结束后,老师建议家长们在家设置不同的垃圾箱,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分类习惯,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记者 王明阳 通讯员 郝艳芳 刘娇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