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8000米速度赛马 河南队传来捷报
马背上的“旋风小子”
雪域儿女带来的马上视觉盛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马背上的“旋风小子”

16岁的蒙古族小伙额呢日乐,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也是河南代表团的一位优秀选手。昨日,额呢日乐在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8000米速度赛马中,如愿获得三等奖。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思沛 王文捷 文/图 呼和浩特专电

骑手梦想心中绽放

蒙古族享有“马背上的民族”的美誉,额呢日乐从小受到了家人的熏陶,心里便埋下了“驭马”的种子。直到13岁那年,他遇到了练马师,进入了马术队,这粒种子便开了花。

“进了马术队之后,因为表现不错,经常被教练夸赞,也就越练越喜欢,骑马的动力也越来越大。我享受骑马带给我的乐趣,这是一切都不能相比的。我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骑手。”他坚定地说。

与马为伴也曾受伤

骑手是一个高危职业,许多比赛项目需要的是人与马的高度配合,受伤也成了骑手的“家常便饭”。额呢日乐说自己被马儿踩过、咬过、踢过,但是最严重的一次是伤到了胳膊,恢复了几个月才好。

“刚开始学习骑大马的时候,我骑的那匹马跑到墙角突然停住,我直接从马背上空翻下来,一只胳膊当时就肿了,那次可真把我吓坏了。”额呢日乐现在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谈起过往,他笑着说:“虽然想起来有点后怕,但是我从不后悔,就一次普通摔跤而已,几个月也就恢复了。”

马成为了他的家人

与马建立深厚的感情,是一名骑手的入门学问,额尼日乐在这方面也有他自己独有的驯马“读心术”。他说:“我是要给马立规矩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它不听话做错事,我会用心教导它。对我而言,我驯的马都是我的家人。”

每当参加大型比赛,额呢日乐的“战马”比他还要兴奋,他说:“当我牵着马匹进入赛道时,我的马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奋力一搏,勇往直前,能感受到它的全身都在颤抖,耳朵竖起来向前,像将要离弦的箭。出发前我也会给它鼓励,拍拍它,给点声音,告诉它不要紧张,这不仅是对马,对我也是一种暗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90079 2019-07-16 00:00:00 二 马背上的“旋风小子”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