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荥阳时报 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热点
展技能风采 铸荥阳工匠
去年获奖选手今日风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去年获奖选手今日风采

编者按 今年荥阳职业技能竞赛报名开始了,这是荥阳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郑州晚报·荥阳时报》特编发4名去年获奖选手一年的变化,以弘扬“工匠精神”,激发更多的人来报名参加今年的荥阳职业技能竞赛。

邢国锋 同事眼中的“师傅”

7月26日上午,记者见到邢国锋时,他的一双眼睛黑眼圈很重。“昨天晚上抢修了一晚上,早晨刚回来,没有休息。现在正值三伏天,用电压力大,时常会有抢修任务。有时候是白天,有时候是晚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到现场抢修。”邢国锋说。

邢国锋今年43岁,2000年进入电力行业,目前已在电力行业工作了19年,上班伊始就在荥阳市崔庙供电所上班。去年,邢国锋荣获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电工组第一名。

“邢国锋去年取得第一名后,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崔庙镇供电所副所长苌恒说,同事平常都觉得他给村民服务很好,没有想到他理论成绩也这么好。他取得第一名,同事感觉很意外,也很惊喜。邢国锋这一年来比以前工作态度更好,与同事们团结得也很好。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区,他都随叫随到,乐意帮忙。获奖以后,同事们经常找他讨论问题,问一下维修方面的疑难杂症。

据了解,邢国锋主要负责崔庙镇王宗店村、石坡村、西老庄村和翟沟村四个村庄用电及维修,涉及村民2000多户。他每天都要出去查电或者维修,遇到小问题,就自己干;遇到大问题,就和同事们一起干。崔庙供电所里18个人负责外业,平常都是互相帮忙。

“看着同事们很辛苦,我也很心疼。尤其是夏天,用电负荷大,每次检修回来,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我觉得很不容易。有的村民理解,我们辛苦也高兴。有的村民不理解,说话不好听,也得硬着头皮听。希望村民对我们多一点理解,我们将努力为村民做好供电服务。”崔庙镇供电所所长杨海军说。

荥阳时报 王世端 通讯员 邹军 文/图

徐海峰 同行跨省来学艺

7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荥阳市顺达汽车服务中心,徐海峰正在和客户交流。

去年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汽修组报名选手200余人,徐海峰取得了第三名。

徐海峰今年38岁,2000年从事维修行业,目前已在维修行业摸爬滚打了19年。

徐海峰说,自从2018年荥阳市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后,不断有客户慕名而来修车保养。

2018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从事卡车维修的同行陈怀瑞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他在徐海峰的厂里学习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经过这一个星期的交流学习,两人成了好朋友。陈怀瑞回到江西省赣州市后,还陆陆续续寄来了当地的特产柚子。

陈怀瑞说:“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这次到河南省荥阳市顺达汽车服务中心学习收获很多,感谢老师徐海峰的技术支持,感谢他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

谈到目前事业的发展情况,徐海峰说,原来我们只在荥阳开了一家店,目前在焦作和许昌也分别开了店,现在一共有三家店。

徐海峰介绍,荥阳的店是顺达服务中心,焦作是河南辉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许昌是畅途维修服务中心。开新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展事业发展,扩大辐射范围,让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荥阳时报 王世端

通讯员 苏俊峰 文/图

苏会玲 可以更好地孝顺婆婆

去年获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专业第一名的苏会玲,7月24日告诉记者,她今年40多岁,在荥阳和佑尊长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已10余年了。“小苏好心肠,就跟我自己的姑娘一样。一天不见就可想她。”住在荥阳和佑尊长园的80岁的刘清梅对记者说,苏会玲平时会来嘘寒问暖,有事时跑前跑后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住在这里跟家里一样开心。”

苏会玲婆婆今年81岁,身体不太好,时常需要人照顾。苏会玲和丈夫及两个姐姐一起悉心照料老人。在姐姐给婆婆做饭时,常常以老人的口味习惯来做,有时饮食偏硬、偏辣。苏会玲告诉姐姐不仅要考虑个人口味,还要考虑易消化,否则,不利于老人健康。

对苏会玲的叮嘱,姐姐有时感到厌烦,说:“咱妈都这么大年纪了,想吃啥还不能吃点吗?”婆婆有时会生气地说:“我不用你管,我还有俩姑娘。”对于家人的不理解,苏会玲心里难免会堵得慌,但她理解:“老人情绪上来了就先缓一缓、停一停,不能着急,慢慢地改变饮食习惯总会理解的。”

在去年的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中,苏会玲获得了养老护理专业第一名,婆婆和两个姐姐也觉得脸上有光,偶尔会跟邻居提起。苏会玲对记者说:“最令我开心的变化是自信心增强了,家里人对我的专业认可度高了,给婆婆、姐姐说起饮食起居应该注意的细节,她们都能够听得进去,不再觉得我管得宽了,我可以更好地尽孝心了。”

虽然获得了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专业第一名,但苏会玲仍在坚持学习,包括外出培训、内训等,也多次与同事、同行等分享心得。

记者 姚辉常 荥阳时报 赵舒

通讯员 李光宇 文/图

叶杰 被认可 干劲更足

“一、二、三,起!”7月25日,叶杰和荥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同事正在培训。

叶杰进入荥阳市人民医院工作时,感觉在学生时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运用时有很多不适,他便不间断地辩证学习。在去年的荥阳市职业技能竞赛中,叶杰获得医疗护理专业第六名,荥阳市人民医院对他也进行了表彰。取得荣誉的他不骄傲,经常与同事一起研讨业务,共同进步。

叶杰说:“我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被认可、肯定是很开心的事。”

急诊科的病人常常很着急,很多病人都想要立竿见影。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的征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上的头排兵。“虽然急诊科不要求单项的精、尖,但是我们必须什么都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做好初步治疗和对接工作,给其他科室争取时间。”叶杰用这样的话来总结急诊科的工作意义。

有时,他们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人和家属。遇到一些长期病重的患者,或是身体不好的,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会拼尽全力把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并为自己挽救了一条生命而喜悦。

“但有时候病人的不信任、复杂的医患关系也让医生感到无奈。”叶杰叹气说。

“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好名次,所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暖了我的心,这些外界的好声音鼓励着医护人员更有干劲,救治患者更有信心。”叶杰说。

荥阳时报 赵舒 通讯员 楚珣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94800 2019-07-31 00:00:00 三 去年获奖选手今日风采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