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TOP理财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B02
诺亚控股再获国际大奖
■银行短讯
收益率短期内难言上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银行理财产品连续17个月“遇冷”
收益率短期内难言上升

“上个月好像预期年化收益率4.2%的产品还很好买,现在怎么都降到4%以下了?”市民宋先生登录手机银行,看着不断下跌的收益率,不禁感慨道。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连续17个月下降。但7月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共1107只,较上月增13.27%。

郑报全媒体记者 倪子

平均收益率跌至4.16%

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0245只,环比增加9.12%,较2018年7月减少9.37%。分币种看,7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10071只,美元理财产品发行133只,港元21只,其他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为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有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理财产品。工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17只产品中,有8只产品起投金额为1元;建信理财和交银理财共发行三只理财产品,且起投金额均为1元。

与此同时,7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16%,环比下降4个基点,连续17个月下降。分类型来看,保本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7%,环比下降9个基点;非保本理财的平均收益率为4.29%,环比下降2个基点。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主要与今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上半年央行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在此背景下,市场利率必然持续下降,银行理财收益率将进一步维持下降趋势。

从平均预期收益率看,外资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为4.85%,不过与6月相比下降35个基点;其次为股份制银行,收益率为4.3%,排名最后的是国有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值为3.96%。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提速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资金投资流动性要求较低且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投资者,建议关注中长期的保本类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未来保本类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

非保本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提速。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首月超过千只,达1107只,较6月增加13.27%。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持续上升,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成立,银行理财产品将全面向净值化转型。

截至7月31日,已经有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其中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均发行了净值型理财产品,且多数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混合类为辅。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净值型产品,还要多进行研究,了解产品的投向,并根据产品的风险等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关链接

一元起购银行理财受追捧

近日,借着仅1元的起购金额、超市场平均的收益率,首批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成为其理财市场上的“抢手货”。

以中国银行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在8月15日至26日推出首款理财产品——(灵活配置)中银理财-智富(封闭式)2019年01期为例,该产品的业绩基准达到了4.7%,而2019年7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环比下降4个基点,连续17个月下降。

从购买起点来看,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起点更是低至1元。7月份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理财产品。开业最早的工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17只产品中,有8只产品起投金额为1元;建信理财和交银理财共发行3只理财产品,且起投金额均为1元。超低的理财起售门槛、超目前市面的平均理财收益率(大多在4.5%以上),首批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自然成为“抢手货”。

业内人士提醒,虽然理财子公司产品成“热门”,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净值型产品,还要多进行研究,了解产品的投向,并根据产品的风险等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0977 2019-08-21 00:00:00 三 收益率短期内难言上升KeywordPh银行理财产品连续17个月“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