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
——二论学习贯彻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

□郑 旗

省会者,一省之行政、科教、经济资源汇聚的地方,亦是担当和使命汇聚的地方。

作为河南省会、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是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是引领带动河南发展的领头雁、主引擎,理应担起加快自身发展与服务全省发展的双重责任。

经济发展总是呈现一定的不均衡性,多由一极或几极的率先崛起和突破,逐步带动相关区域和整体的发展和提升。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正越来越成为区域和城市群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全省发展阶段特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把扩大开放作为中原更出彩的战略举措来谋划,把郑州作为全省开放的“桥头堡”来打造,做出了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开放全局、加快河南国际化的决策部署。并提出,郑州作为我省参与全球竞争、集聚高端资源的门户枢纽和战略平台,这个龙头扬得越高,全省开放就舞得越好。

这是对郑州的重托、重望,是郑州必须肩负起增长极和核心城市的担当,是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发展和进步的使命。

龙头有龙头的使命,龙头也必须有龙头的实力。郑州这个龙头要想扬得高、昂得挺,就必须练好内功、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资源优化整合与合理疏解布局并重,推进郑州大都市区、中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一安排部署,站位全省大局、强调责任担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郑州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实际,契合全省当前发展阶段特征。

枢纽是基础,“区位+枢纽”优势是郑州最大的比较优势。郑州地理位置居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明显,工业基础扎实,经济腹地广阔,人力资源充沛,现有空间承载力好,这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重要基础。要不断巩固和扩大这一优势,坚持国际化视野,提升集疏能力、提高枢纽能级,抓好开放平台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

产业是支撑,全会明确了郑州进一步突出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资源、科研、人才集聚优势,着力发展引领性、研究型、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推动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同时,要围绕制造业布局生产性服务业,立足服务全省、对接国际,搭建好国际化平台,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流通、金融支持。

我们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推动郑州经济首位度、发展协调性、城市承载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在全国城市中不断晋位升级,努力将郑州打造成为全省高新产业发展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对外开放合作“桥头堡”、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开放成效,是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的重要责任。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定自信、解放思想,既按照市委全会部署做好自己的事,推动郑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又发挥好作用,积极主动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带动全省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1011 2019-08-21 00:00:00 三 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KeywordPh——二论学习贯彻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