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6
倾听花开的声音
告成镇 舞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打造弘扬嵩山文化新平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花开的声音
——记登封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巧红
■文艺嵩岳

李白、杜甫、白居易、武则天、景日昣、杨兰春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嵩山及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

如今的嵩山,又聚集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

为此,《郑州晚报·登封时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共同开设《文艺嵩岳》专栏,关注、支持、研究、宣传嵩山文化现象,将大师们的生活、创作的片段以及他们对未来文化艺术的憧憬、发现一一记录。

本期讲述登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巧红的艺术人生。

第一次目睹王巧红剪纸,是在登封市鹿鸣山庄,她为来自意大利、法国等7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授课,她神奇美丽的剪纸受到百余名青少年的热烈追捧。

随着了解的深入,记者更加体会到她对嵩山文化的无比热爱与执着,对非遗传承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文/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留住家乡美丽乡愁

1974年5月,王巧红出生在登封市嵩阳办高庄村,受底蕴深厚的嵩山文化熏陶,王巧红多才多艺。

“童年记忆里,过年剪纸贴窗花是非常美好的记忆……”作为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嵩山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王巧红认为,“传承绚丽多姿的传统民间文化遗存,在联想到美好童年同时,社会意义重大。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让孩子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参与进来、传承下去,是避免城乡面貌趋同、提升城乡品位的重要手段。”为此,她特意在本人创办的蓓蕾幼儿园设立剪纸课程。

为了抢救和继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王巧红一直致力于收集、发现、保护具有登封地域特色的民俗物件,截至目前,已收集369件民俗物件,包括农耕器具、日常器物、木工器具、陶器和老家具,并成立登封民俗文化博物馆举行展览,得到市民纷纷好评,用这些老物件为市民留住了根、留住了乡愁。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巧红是多面手,管理幼儿园之余,还要剪纸、写散文、诗歌……虽然事务繁忙,可日子过得很充实而有意义。

王巧红的文字功底深厚,文章如流水般清澈澄净,读来灵动温馨。她的散文《春花飞落八龙潭》荣获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四届散文名作大赛一等奖。出版文集《有一朵花开在时间里》。

作为非遗传承人,为时代创作好的作品,任重道远。王巧红说:“我们都是追梦人,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为发展登封民间文化事业,繁荣登封文化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3526 2019-08-29 00:00:00 四 倾听花开的声音KeywordPh——记登封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