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向日葵·习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沉重”的书包
游木札岭
红色之旅——红旗渠
迷人的风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色之旅——红旗渠

创新街紫荆小学四三班 范美嘉

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经常带我去旅游,别看我年纪小,我却到访过许多名山大川。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位于林州市的红旗渠。站在一弯清澈的碧水前,我想,这里山不算高,水不算阔,风景也寻常,可妈妈为什么偏要带我来这儿呢?

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妈妈拉着我的手径直来到“红旗渠纪念馆”。这里的展品真多呀,有当年开渠人穿过的补了又补的破棉衣,有攀爬悬崖用过的粗麻绳,还有石镐、铁锤、小推车等简陋的劳动工具。

展厅墙壁上那一幅幅老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一张接一张仔细地看着。我一边看,妈妈一边给我讲解,她说,以前,这里滴水贵过油,别说种庄稼了,人吃水都困难。于是,当地人决心挖一条水渠,好让“世世代代都有水吃”。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啃着野菜团子,穿着破衣烂衫,住着山崖石洞,用麻绳悬身高空,在危崖上凿眼放炮。7万多人不惧困苦,不怕牺牲,夜以继日,团结协作,用了近10年时间,硬是在山腰上开出了一条全长7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

当我和妈妈重新站在静静流淌的渠水边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这里红旗招展的火热劳动场面,看到了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坚毅和执着,也真切地感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

评语: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展馆内看到的景象,内容充实,细节描绘更是为本文添加了不少色彩。这一次的旅行不仅开阔了眼界,也让小作者懂得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指导教师 刘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06103 2019-09-06 00:00:00 五 红色之旅——红旗渠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