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为乡亲,不忘初心报党恩!”郭光俊动情地说,“为了报答党恩,报答父老乡亲的哺育之恩,我14岁开始进入梅村卫生室,从一名赤脚医生至今扎根农村53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防病治病。”
“在过去,家乡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12岁那年,家乡脑膜炎流行,因为没有医生,患病儿童多因失治而死亡。”郭光俊说,正是家乡这种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乡亲们失去亲人的无助哭喊情景,激发了他青年时代的学医之志。
1976年6月,郭光俊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我下定决心把自己一生交给党,永远跟党走。”随后,他被推荐到北京、沈阳学习中西医和脑血管病专科共计13年。学习结束后,他谢绝了三家城市医院的聘请,回到贫穷的家乡,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挑水担石、拉砖运土,和工匠们同吃同住,经过4年,建成了一座功能较为齐全的卫生所。
郭光俊对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深情,他告诉记者,村里的人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了让病人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他经常上山采药,走遍了嵩山的峰峰谷谷,曾经还因为采药跌落悬崖,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支持下,梅村卫生所从1966年建所初期只有1名医生、1间瓦房,发展到如今拥有32名医护人员,辐射周边省、市的花园式社区卫生服务站,见证了共和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郭光俊说,他自己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走上了“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领奖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还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