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助扶贫之力 创慈善之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2
汇聚慈善暖流,让爱温暖整座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心企事业单位谈慈善——
汇聚慈善暖流,让爱温暖整座城

善的光芒,温暖祥和;爱的力量,源源不断;慈善无界,大爱无疆。

随着10月16日第十二个“郑州慈善日”脚步的临近,郑州社会各界爱心氛围愈浓。

一个人,因为爱,内心充满力量;一个企业,因为善,变得温暖如春。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爱心企事业单位,听听他们对慈善的认识与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康利达集团董事长薛景霞——

让“慈善人生”更美丽、更暖人

中国的商业文明自古便倡导讲正气、走正道。“以义取利,利济天下”正是中国商业文明的生动写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凝结着中国社会文明的精髓。

河南康利达集团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不断回报社会,为赈灾救助、扶贫济困、尊老助医、助学帮教等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1亿元,用行动诠释了当代豫商的胸怀和担当。

30载奋斗唯责任不变。康利达集团及创始人薛景霞,从一个建筑装饰门店干起,始终遵循务实、诚信、奋斗、感恩、创新为立业之本、兴业之基、筑梦之魂,专注客户价值,关注社会责任,经过30年打拼,成长为河南乃至全国一流的企业集团,并在多个行业拥有品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大做强做优自身企业的同时,多年来,薛景霞特别专注教育结慈善之缘,先后向河南省青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希望工程等40多项公益慈善活动捐款。2007年更是成立“薛景霞革命老区教育基金”,致力于革命老区教育事业,至今已有4000多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700多名优秀教师得到了奖励。2010年向郑州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成立“薛景霞教育慈善基金”,推动更多更好教育慈善项目的实施,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和良好的影响。

“期待未来我的‘慈善人生’会更美丽、更暖人!”薛景霞表示,在创业中如何获得财富,考验一位企业家的能力;获得了财富如何支配,检验的是企业家的品格与境界。未来,在慈善的道路上,她还将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慈善医院)院长孙世龙——

慈善温暖你我,慈善即是人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动,古已有之。”在谈及对慈善的认识时,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慈善医院)院长孙世龙说,慈善在本质意义上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更是责任。而“发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又是医家的自古传承。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行医济困的道路上秉承美德,始终将“慈善温暖你我,慈善即是人生”当做行医之灯塔,解贫困患者之伤痛,激活医患内心天然的善念,将善念转化为行动。用一腔真诚,使小善变大善。

医院作为郑州市慈善医院,多年来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始终坚持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早在2013年,就加入郑州慈善总会这个爱心大家庭,先后承担了“精准扶贫,健康中原”——贫困眼病患者慈善救助项目等12项医疗慈善救助项目,救助贫困患者5476人,救助金额达6329940余元,并让郑州慈善的暖流跨越千里之外,谱写郑州、哈密两地一家亲的深情赞歌。

为进一步丰富慈善项目内容、延展慈善项目效应、扩大慈善救助范围,自2015年以来,医院已累计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善款4750000元成立医疗慈善救助基金, 截至目前,该基金共计为577名贫困患者及其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救助金额达153万余元。

孙世龙表示,今后,市二院将继续发扬慈善精神,用仁爱之心践行慈善义举,用实际行动汇集成磅礴的慈善暖流,温润社会、惠及患者,为郑州慈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五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保国——

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人世间才会成为最温暖的地方

当善心付诸为善举,不仅是思想的升华,更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从地方抢险服务到台风来袭后的灾后救援,河南五建始终走在公益事业的前列。据悉,河南五建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参加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灾后救援的施工企业,并创造援建工作的多项第一纪录。

从关爱劳务人员,帮助困难职工,到助力慈善,帮扶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河南五建始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也不断将援手伸向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河南五建已通过设立“助学圆梦”基金,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50多人;通过“慈善日”捐款,向郑州市公交系统捐赠公交车等活动,累计捐款187万元。

“做慈善要有一个牢记,一个坚信。那就是:要始终牢记——我不助人、是我无善;要坚信——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人世间才会成为最温暖的地方。”河南五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保国说,当前,为助力即将到来的“郑州慈善日”,河南五建正积极组织捐款活动,他们将继续利用好“河南五建爱心圆梦基金”平台,持之以恒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为我市公益慈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

躬耕慈善事业,助力健康中原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表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郑州市中心医院作为一家有爱心、有担当的医院,在努力服务人民健康的基础上,始终致力于带头承担社会责任,切实践行公益事业。

2014年,医院正式加入郑州慈善总会爱心“大家庭”,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工作,相继承担救助项目6项,涉及妇女“两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10余个病种,并成立了“银杏相伴·健康同行”慈善救助基金,用于治疗贫困患者救助及在郑务工人员免费体检、出租车司机健康管理活动。

近5年来,医院已向该基金注资1030万元,救助贫困患者1万余人,有力推动了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连鸿凯说,中心医院将继续坚持慈善信念,用仁爱慈善之心,用行善积德之举,用真诚的心播撒爱的种子,把小善做成大善,用人性化推动公益性,在服务质量上实现新突破,更好地为贫困患者和困难群体服务。医院将为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为郑州建设慈善之城而不懈努力,让“爱”温暖整座城。

郑州人民医院院长郝义彬——

公益慈善,我们永远在路上

对患者,从承担政府公益项目,到设立“郑医·生命之光”公益基金,举办癌症、糖友、先心、慢阻肺、“两癌”等患者俱乐部和广场消夏月活动……

对社会,从义诊、健康宣教,到成立“郑医好人 善行中原”志愿者队、“绿城健康使者”志愿服务大队,开展省内儿童福利院巡诊、“心系家乡 健康行”专家回馈家乡活动……

多年来,郑州人民医院在慈善公益的脚步从未停歇,且越走越坚定、越走越专业,成为郑州卫生健康行业的旗帜和标杆。

谈及对慈善的认识,郑州人民医院院长郝义彬认为:“慈善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只有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共同结合,才是对慈善最好的践行。作为公立医院,坚守公益为民、奉献社会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和担当。要通过医教研协同、医防康协同,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一致、理念一致的全人、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系统,最终实现提高大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数据显示,目前,郑州人民医院共向“郑医·生命之光”慈善基金注入680万余元,受益患者高达18317人;今年以来,已义诊群众2200余人,指导基层医生1200余人,健康培训4800余人。

郝义彬表示,今后,郑州人民医院将继续利用好“郑医·生命之光”慈善品牌,持之以恒开展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为我市公益慈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昌煜集团公司董事长贾鸿昌——

慈善是自觉、是感恩、是责任……

“慈善是一种自觉、是感恩、是责任……”谈及自创业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做善事的感受,河南昌煜集团公司董事长贾鸿昌感触良多。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我市很多民营企业家一样,贾鸿昌所创办的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断成长壮大,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嬗变。

“我十分感恩党的好政策、政府的好领导,在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发展自身、兼济社会,已成为我和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的道德情怀。”贾鸿昌说,多年来,他主动参与帮扶就困、捐资助学、扶老助孤、支援灾区、支援边疆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千企帮千村”等社会事业中去。2017年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善款100万元,2018年捐赠善款366万元;2019年又捐赠了800万元,支持荥阳市教育事业发展……

“我十分认同‘越做慈善,内心感到越美,企业也越来越顺’这句话。”贾鸿昌说,如今,慈善已成为他和很多民营企业家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他将向更多先进的慈善企业家看齐,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共奔小康,以最大努力为新时代郑州慈善事业做贡献。通讯员 桑暄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13497 2019-10-01 00:00:00 二 汇聚慈善暖流,让爱温暖整座城KeywordPh爱心企事业单位谈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