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郑有梧桐引凤来 上一版3  4下一版
T11
免检焊工160万米合格率近100%
液压专家一辈子干好液压一件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液压专家一辈子干好液压一件事
扫码看新媒体报道 和视频

人物名片

李向宾

郑煤机质量工程师,经过多年对电、液控制系统理论及工况的研究,累计获得公司改善提案300余项,改善课题126项,节约成本1000万元以上。被评为“装配钳工高级技师”“郑州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河南省技术能手”“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

出身普通,没有名牌大学的耀眼文凭,而是在平凡岗位上勤勤恳恳、执着创新,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完美的职业技能,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他就是郑煤机首席员工、质量工程师李向宾。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刚领 文/图

一辈子只跟液压系统打交道

郑煤机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台液压支架的诞生地。1987年,李向宾高中毕业,成为郑煤机的一名工人。“刚进企业时,什么也不懂,完全是师傅手把手地在教我。”李向宾说,进厂后,他一直干的是钳工,师傅要求很严,鼓励他经常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这为他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那就是装配钳工,一直在做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及液压阀的装配调试工作。以前,我国很多液压设备都是进口的,可以说是花很多钱买别人的装备和技术,价格比国内要高5倍至8倍,现在咱自己也改善、发明了不少专利,这是属于我们国人的创造。”李向宾说。作为辅助煤炭开采工程的液压设备,最关键的一节就是做大量的试验,这就需要下井去操作。作为技术领头人的李向宾,从未缺勤过一次,跟随工友到煤矿并下井体验产品性能是否运行良好。

一份坚守,累计完成进口替代2000万元以上

靠着这样一份坚守,历年的大改革、小改善使李向宾屡获“改善之星”称号。在“高压大流量试验台”技改项目中,他为系统升级改造节约费用近20万元;他独创的小径深孔密封件的装配方法,提高生产效率60%;2018年参与密封件自动套圈机研发,设备使用以来减少装配人员2人,产能每班2万件,效率提升13倍,节约资金20万元。

近年来煤炭形势下滑,公司加大进口替代,挤压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实现国产化。他带头组织进口产品拆解、实验、分析,累计完成进口替代2000万元以上。

在郑煤机,李向宾是一位“技术大拿”,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李师傅”。他的许多徒弟如今都已是公司的骨干力量。

李向宾从事装配钳工32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煤炭青年岗位能手、郑州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2016年李向宾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李向宾还先后被评为“郑州大工匠”“首届煤机大工匠”等。

李向宾说:“郑煤机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技能人才的引进,新鲜血液不断激发郑煤机产品更新换代,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

谈到智汇郑州,李向宾说:“这是一个好政策,身边很多同事就是通过这项政策引进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19363 2019-10-26 00:00:00 六 液压专家一辈子干好液压一件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