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中牟时报 人物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10月28日早上7点,住在中牟县官渡大街西段路南西关公寓小区的潘文松已经起床做饭,他的动作很轻,不会吵醒身子孱弱的妻子张代见和睡在一楼年事已高的岳父岳母。“早上第一件事是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到农贸市场买菜。”潘文松说,“上午11点半出摊,9点左右就要把各种新鲜蔬菜买回家,洗净、淖熟、调拌一系列工作做好,现在每天打300个左右烧饼。” 2003年春天,潘文松和妻子张代见从老家来到中牟县城,在路边摆摊打烧饼,风霜雪雨,春祈秋报,一干就是17年,苦辣酸甜,付之一笑,潘文松说:“幸福生活就是靠艰苦奋斗得来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攀登者。”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崔合林 文/图 命途多舛 少年壮志不言愁 潘文松今年47岁,中牟县郑庵镇郑油磨村人,12岁那年,父亲母亲因病先后离世,少年潘文松跟着哥嫂艰难度日。15岁初中毕业后,潘文松离开家乡,只身一人到郑州,在建筑队搬砖打零工,到小饭店择菜干勤杂工。曾摆地摊卖水果,也曾骑一辆破旧自行车沿街叫卖老冰棍儿,“那时候运气好的话一个月能挣到四五十块钱,运气赖几个月挣不到一分钱。”潘文松说,“累确实很累,但是心里总有一个梦想,一定要活出一个名堂,浑身上下也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感觉吃苦不算啥,受累不算啥,也不知道愁是啥滋味。” 潜心“偷学” 感动师傅倾囊相授 潘文松至今还能清晰记得那时候在饭店“偷学”炸油条技术的情形。“俺师傅是西华县逍遥镇的,炸油条技术不一般,我想跟他学,他不让,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潘文松人小鬼大,师傅和面时他总想方设法朝跟前凑,套近乎,师傅说桌凳没摆正,潘文松马上去摆正;师傅说桌凳没擦干净,潘文松就赶紧去擦干净;师傅说地面没打扫,潘文松二话不说就去打扫。后来他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把屋子打扫干净,桌凳擦洗得明光发亮,虽然每个地方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师傅还是不教他。潘文松在师傅离开操作间时,悄悄称和面的作料,时间长了牢牢记住。师傅发现后很受感动,倾囊相授。潘文松炸的油条酥脆金黄,备受顾客青睐。行家问:你炸的油条几个头儿(一斤油条炸几根),回答:10个头儿(一斤油条炸10根,一般人一斤油条炸六七根)。潘文松声名远播,小饭店门庭若市。师傅对他说:“你走吧,可以单干了。” 穷则思变 白天种地晚上摆摊 1995年,经亲戚介绍,潘文松与邻村姑娘张代见相识,结婚后入赘上门,从郑州回到老家。婚后8年,潘文松小厂打零工、浴池当搓背工、做零碎小生意,生活却始终不见起色,便想重操旧业。2002年某日,潘文松来到中牟县城贸易区,见一个打烧饼的生意不错,心想自己在郑州时也曾多次到烧饼铺帮忙,面案功夫不比别人差,就主动过去和打烧饼的师傅攀谈。此后又不断去买烧饼,给师傅送点小礼物,时间长了,师傅明白他的心思,就让潘文松跟着学习。4天后,师傅说:孩儿,你以后不用来了。潘文松问为啥。师傅说:你比我打得还好嘞! 2003年春,潘文松张代见夫妻俩装了60块钱,背了半袋面饭来到中牟县城,在新世纪广场附近摆摊打烧饼,“第一天就卖了150块钱!以后逐渐增加,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到六七百元钱。”回想当时的情景,张代见很激动,“俺两口到现在也不租房,就拉着一辆架子车,每天下午5点多出摊儿。早上和上午都在种地,俺家中了16亩地,种有大蒜、花生、玉米、小麦,俺两口一天睡不到仨小时,拼命地干。” 2005年,夫妻俩在官渡大街置地盖房,两层半楼房拔地而起,老家的乡亲和亲戚们几乎不敢相信:不就是打烧饼吗,凭啥盖起这两层半的楼房,还是在县城。 生活就是拼搏,要做生活的攀登者 下午5点30分,位于中牟县新世纪广场东侧的潘文松夫妻俩的“潘集烧饼”出摊了。潘文松用两手打烧饼,动作娴熟,“现在还不是旺季,春节和元宵节那段时间,我最多一天能打7袋面,将近2000个烧饼。”潘文松很自豪,“我打烧饼17年,可以说童叟无欺,烧饼误差不会超过5克。” “潘师傅的烧饼就是好吃,我们几乎天天来买,这一块儿的市民都是潘师傅的老熟客。”一名大学生和几个同伴对潘文松夫妻俩的烧饼赞不绝口。 和17年前相比,潘文松夫妻俩说日子可说是天地之别,“俺两口算是货真价实的勤劳致富,每一分钱都挣得问心无愧。”潘文松说,“虽说现在身体力行不如从前,但从未想过要闲下来,虽说是小本生意,自食其力,人活一辈儿不容易,勤劳持家是本分。活着就像爬大山,要做攀登者,只能前进,没有退路。”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