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百年“郑医现象” 树立“郑州好人”品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人民医院:
百年“郑医现象” 树立“郑州好人”品牌

10月26日,郑州人民医院第29例“郑医好人”正能量事件涌现。在郑州某家居商场内,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家庭化产房护士王科霞偶遇因异物卡喉导致窒息的幼童。听到呼救后,她毫不迟疑,第一时间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幼童从死亡线上拉回。该事件被国家、省内权威媒体纷纷报道,微博阅读量高达数千万,引发无数网友点赞!

王科霞只是“郑医好人”的一个缩影。9月25日,在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郑州人民医院承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州杰出健康卫士表彰大会上,郑医好人团队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届“郑州杰出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这份殊荣,既是一次对医德的巡礼,更是一次对医魂的感悟……古有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为民救世大医精诚,今有“郑医好人”仁爱铸医魂、善行遍中原。“郑医好人”用实际行动,在百年郑医“施医舍药”“济世救民”的文化传承中,诠释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用一件件凡人善举,让“郑医好人”由现象演变成“好人效应”,共筑郑州“大爱之城”。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谢宽 通讯员 毕佳佳

事件 “郑医好人”荣获郑州杰出健康卫士

9月25日,在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办,郑州人民医院承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州杰出健康卫士表彰大会上,郑医好人团队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届“郑州杰出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经过基层党组织逐级选送、初评、调研、事迹挖掘、宣传点赞、委党组研究等层层筛选,遴选出在全市卫生系统中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爱国卫生创建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对推动郑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杰出健康卫士。

“郑医好人”团队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他们的正能量事件在感动万千大众的同时,也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无论何时何地,当人民群众健康受到威胁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采访中,郑州人民医院一名上台领奖的代表告诉记者,郑医好人只是该次被媒体发现和报道的个别事例,在医院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同事、伙伴。连续5年义务帮助失独老人的医生丁娜、线上线下全天候为患者服务的老赵帮忙团,等等,不胜枚举。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单位,一个风清气正、作风优良的团队,才是“郑医好人”群体产生的土壤。

诠释 医者情怀造就“郑医现象”

2016年3月至今,3年多时间,郑州人民医院先后涌现出29起医护人员院外救人的正能量事件。

从公交车上救人的最美护士马丹,雨中跪地救人的护士张鑫娜,到约会路上救人的“红衣勇士”李笑展,电梯里救人的马琳娜,再到如意湖畔抢救老人的赵刘凯、旅游路上救助老人的内分泌科大夫田勇等,这些院外救人的正能量事件,感动了万千网友,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郑医好人”。

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马拉松赛场;无论是游玩途中,还是电梯里、高铁上,只要遇到患者危急,他们都会挺身而出、仗义急救。他们中,有医生护士、有行政人员、有退休职工,还有院领导。如此井喷式的爱心义举,短时间内创造出一种奇迹般的“郑医现象”。

当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尚存,当人们纠结于跌倒老人扶不扶时,当我们失望于医患关系越来越脆弱和紧张时,这些郑医好人用行动给出了有力的回答,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不只是郑医好人,他们也代表了郑州医务人员的形象,乃至全国医务人员的形象。

探求 医德、医风融入医院文化基因

100多年前医院初创时,就坚持济贫救困,因此被称为“施药医院”。百余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郑医人的仁爱之心:定期讲座、传帮带、典型示范……医院利用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多年来,郑州人民医院对职工开展了“郑医思维”系列培训、“郑医学院”系列学习,让全体职工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并通过组织各类医德医风评比活动,在全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受益于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医院先后涌现出全国医德标兵刘恒亮、河南“最美护士”李伟丽等系列先进典型。

不仅如此,每位职工初到郑州人民医院就职的必修课就是急救技能培训。郑州人民医院不仅是河南省自救互救培训学校,同时获批中原心肺复苏研究所。所有上岗的医护人员要进行高级心肺复苏培训,行政后勤人员进行基本心肺复苏培训,包括安保、保洁等人员。无论何时何地出现紧急情况,作为第一目击者,医院职工都可以进行“白金十分钟”抢救。这些举措为医院见义勇为“郑医好人”的集中涌现夯实了技能基础。

郑医好人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担当、勇气和责任,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都能挺身而出,一方面得益于郑医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一方面得益于他们优秀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需要更多这样敬畏生命、为他人无私奉献的“模范”。

责任 义无反顾“郑医好人”凝聚正能量

细细想来,“郑医好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医患,更温暖的是郑州。

温情的故事每天都在郑州各个角落上演,郑医人用一抹微笑、一句安慰,一次次贴心帮助,一次次无私奉献,驱走了患者心中对病痛的恐惧,让他们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温暖。

还记得2016年3月28日下午,公交车上挺身施救晕倒老人的她吗?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晕倒,口吐白沫,失去意识。这时,与老人同车的郑州人民医院护士马丹立即赶到老人身边,随即上前赤手为老人清理呕吐物,并将手指伸到老人嘴里,防止老人咬舌,直至老人恢复意识。8分钟后,老人终于醒过来,大汗淋漓的马丹终于松了口气。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她消失在淡淡的暮色中。

还记得2017年9月11日上午,医院里抱起窒息女童狂奔的她吗?一位老人抱着一名1岁女童跑进大厅,女童浑身瘫软,面色发紫,没有了意识。正在门诊大厅值班的郑州人民医院护士张曼,一把接过孩子一路飞奔跑向门诊楼六楼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开始抢救。几分钟后,孩子得救了,张曼激动得也哭了,在场的家属更是感激万分。

还记得2018年6月12日下午,下班途中抢救因摔伤而血流不止的高中生的他吗?在黄河路与黄河南街交叉路口,高中生男孩因骑车摔倒导致大腿根部血流不止。郑州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训功刚好路过,第一时间上前止血施救,并嘱托男孩同学立即拨打120。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他又配合急救人员一同救治男孩,并把男孩送上救护车。事后,张训功并没有急于离开现场,而是给男孩的爸爸拨打了报平安电话,让他在赶来看望孩子的路上不要着急、注意安全。这暖心的一幕感动了不少围观的路人。

还有最新一件郑医好人正能量事件,10月26日中午,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家庭化产房护士王科霞在商场内偶遇一名因异物卡喉导致窒息的幼童,她毫不迟疑,立即上前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最终将幼童从死亡线上拉回。

这些案例仅仅只是“郑医好人”的一小部分,他们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或正在发生,感动无时不在,感动无处不有。

在郑医人的心里,选择了医务工作,就选择了奉献,尽管工作中会遭遇误解和困惑,但治病救人的使命,依旧支撑着他们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付出、奋发前行!

结语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百年郑医的传统精神滋养了郑医人的心灵,新一代的郑医人更是将它发扬光大。医院的“网红群”体现了敬业和诚信精神,他们在救人过程中把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诚信摆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信这种信念已经扎根在每一个郑医人的心底,“郑医好人”定会持久绽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0572 2019-10-31 00:00:00 四 百年“郑医现象” 树立“郑州好人”品牌KeywordPh郑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