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8
走出登封的国际摄影家
市文联副主席楚彦凯考察登封民间文化
聆听专家讲座 感受文化魅力
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出登封的国际摄影家
——记登封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伟民

李白、杜甫、白居易、武则天、景日昣、杨兰春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嵩山及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

如今的嵩山,又聚集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

为此,《郑州晚报·登封时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共同开设《文艺嵩岳》专栏,关注、支持、研究、宣传嵩山文化现象,将他们的生活、创作的片段以及他们对未来文化艺术的憧憬、发现一一记录。

本期讲述登封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伟民的艺术人生。

“张伟民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展览策展人,用他自己的摄影作品诠释了对时代和社会对所处城市的洞察和思考,个性、格调、思想不足以概括其作品特色。”在登封市摄影界,有人说张伟民是登封摄影界的“头号黑马”,他的作品曾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被媒体评为“五佳摄影师”。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文/图

将时光定格永恒 将热爱挥洒山河

1974年2月,张伟民出生于登封市君召乡,毕业于荥阳师范音乐专业,随后在登电集团子弟学校任教音乐,并创办七彩虹艺术培训机构和七彩虹幼儿园。2018年10月至今,任登封钰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张伟民从事摄影艺术创作20多年来,他认为,摄影创作在思想上要有高度,作品的主题思想性决定了其生命力,要从繁杂的具体形象中发现并提炼出有思想深度的东西,从而根据主题拍摄精彩片断。再加上他在用光、角度和制作等方面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成就了张伟民摄影作品的独特和精良。他多幅摄影艺术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影展中获奖:2012年作品《曼舞》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3年作品《伤疤》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被媒体评为“五佳摄影师”,2014年作品《夜·光》参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5年作品《夜·光》参展大理国际影会,2016年作品《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参展郑州昆仑望岳艺术馆,作品《伤疤》系列参展“嵩山计划”艺术展,2017年作品《说嵩》参展石佛艺术公社年展,2018年作品《虫屋一棵树》参展“自发——嵩山艺术实验”展,2019年作品《巡山》参展上海全摄影画廊“度——艺术展”。

张伟民坦言,摄影要耐得住寂寞。为了一项技术需要成百上千甚至数万次的练习,为了一个主题需要数十年的积累。吃得了苦、忍得了孤独并锲而不舍地创作,才能有所得。

缔造个性视觉语言 让艺术唤醒乡村

在位于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玄天庙村犁面沟,张伟民和摄影家们把农家小院改造为充满艺术气息和自然格调的“嵩舍”,他们在此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沙龙。2014年1月至今,这里举办过“嵩山计划”五届展览,今年10月1日至10日,2019“嵩山计划”摄影艺术工作坊又落地犁面沟艺术部落。法国著名摄影家阿兰·朱利安带领来自上海、法国等地的11名学员共同参与了该工作坊,开创了带有交互性、实验性的一种高端、跨界、讨论、交流的艺术创作模式。同时,摄影这种创作手段与嵩山厚重的文化结合起来,可成为让艺术唤醒乡村,让艺术之光点亮美丽乡村的典范。

张伟民说,接下来嵩舍会更加强调摄影艺术与嵩山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目前正在策划将犁面沟定位于艺术民宿集群,按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开发、保护、利用,以解决单体民俗的短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0631 2019-10-31 00:00:00 四 走出登封的国际摄影家KeywordPh——记登封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