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人和路街道杏苑社区颐养安居中心。老人们都已起床,吃过了早饭,在大厅里三五成群地坐着聊天或看电视,一片惬意。以蓝灰为主色调的安居中心看上去很精致,随处可见的扶手、老人用具则处处体现着温馨的感觉。
黄运生今年52岁,祖籍东北,来郑州打拼20多年,早已落户。黄运生当天正好来探望住在这里的90岁老父亲。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开店做粮食生意的,平时夫妻两人都在店里忙活,起早贪黑。早几年时,都是把父亲带到店里照顾,但这几年来,父亲年龄日益增加,自己忙起来连一日三餐都不能按点让父亲吃上,很是焦虑。“我家住在附近,当时就想着能不能把父亲送到这里照顾?”有了这个想法后,黄运生和远在东北的哥哥、姐姐通了气,三人便商定,一起考察完再做决定。
去年10月,哥哥姐姐来到郑州,与黄运生一起在杏苑社区颐养安居中心进行了硬件设施、卫生条件、日常饮食、护工照料等方面的详细了解。大家一致觉得不错,便与老父亲商量,老父亲也同意来试住几天。“没想到,住了几天后就不愿意走了,我平时节假日会接他回家吃饭,吃完饭,他就特别着急回来。”黄运生笑着说,这里的条件好,护工也很细心,“一日三餐有保障,我还能随时来看他,真挺不错。”
“闺女们都可不赖。”同在安居中心的孙桂兰老人今年82岁,耳聪目明,神采矍铄。说起这里的护工们,直夸个不停。孙桂兰说,早上起床后,会先做一套保健操,吃吃早饭,在附近遛遛弯,然后回来吃中午饭,下午和安居中心的伙伴们一起唱唱歌、聊聊天,充实又快乐。
孙桂兰兴致勃勃地说,十一那天,老人们一起观看了大阅兵。“我们都说,党的政策好啊,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这么好,还想啥呢。”说到高兴处,孙桂兰唱起了歌:“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壤,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据悉,2017年,二七区在全省先行先试,逐步探索梯次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类似杏苑社区颐养安居中心的社区养老试点已建成56个,辐射服务老人近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