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在路上 庆祝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那一天,我在“悬崖村”
小小细节,有着最感人的爱
重温少年时光 一代比一代更幸福
每一年,我都是“高考生”
只有追梦砥砺前行 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一天,我在“悬崖村”
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闯

时间总是在指缝间不经意流走,13年的新闻生涯,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在一条又一条采访路上,我感动过、遗憾过、哭过、笑过……也许在路上,才是最美的姿态。

要说最刻骨铭心的一次采访,是“悬崖村”。那是2016年的初冬,从郑州至成都,从西昌至昭觉,1800公里路程,在高铁、大巴、出租车、面包车等轮流转换中,在两天后的下午4点多,抵达了目的地——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山脚下。

陡峭的崖壁,老旧的藤梯……当我背着20斤重的背包气喘吁吁地跨过第一座山后,我惊呆了。一边是羊肠小道,一边是万丈悬崖,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双腿一直哆嗦,手脚并用地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过了一座山,可是连村庄的影子都看不到。充电宝的电量耗尽了,手机自动关机,联系不上任何人。“你必须得扛住,要不真挂了。”我不断给自己打气。天色越来越暗,我凭借着路两边的塑料瓶、纸屑等继续攀登。万幸的是,在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村庄的影子,听到了牛叫声。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大声呼喊起来,一名年轻的村民听到后,拿着手电筒跑过来,一把接过我的背包领我向他的家里走去。这是一个破旧的农家院,除了一台老旧电视机外,看不到其他像样的家电。

热情的彝族兄弟抱来一堆木柴,在屋里燃起一堆篝火并烤熟了一只鸡。我很过意不去,心里热乎乎的。

当晚,我躺在床上仍心有余悸,真是信服了专家的话:“悬崖村”的“天梯”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的“活化石”。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今,3年过去了,但我脑海里依然不断翻滚着自己翻山越岭的画面,情不自禁地为每一个外出或回家的乡亲祈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2829 2019-11-08 00:00:00 五 那一天,我在“悬崖村”KeywordPh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