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8版:荥阳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Y08
荥阳柿景有多美,金灿灿如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柿景有多美,金灿灿如画

又到金秋时节,荥阳柿农迎来收获季,家家户户开始摘柿子、削柿皮、晒柿饼。如今的荥阳层林尽染,到处是红彤彤的柿子,一个个挂满枝头,似万盏“灯笼”喜迎八方来客。柿子种植正在成为荥阳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柿树为荥阳主要果树之一,柿树的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遍布荥阳市各个乡镇。荥阳市的柿子久负盛名,有20多个品种,以名目繁多享有“荥阳柿子甲天下”之美称。荥阳柿子营养丰富,有食疗食补作用,其衍生的柿饼、霜糖是荥阳传统特产,驰名海内外,并能生产柿醋、柿蜜酒等多种食用品。2012年“荥阳柿子”成功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柿饼,是荥阳的特色食品。荥阳的柿饼以软、甜、白为特色,曾经被皇家列为贡品。

霜降前后,是柿子收获的季节,此时的温度最适合柿饼的晒制。如果太早,温度高,会影响柿饼出霜,降低柿饼的品质。时间太晚,柿子在树上生长时间过长,柿子会变软,而没法削皮。采摘来的柿子,经过削皮、晾晒、捂,再晾、再捂,反复多次,约20天才会使柿子内部的糖分析出,结成雪白的柿霜。

在寒冷的冬天,吃着又凉又甜的柿饼,是一种享受。

■趣味阅读延伸

“柿树实属荥阳市树”征下联

古往今来的好对联多不胜数。

据说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回答,却记在心中。

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

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

荥阳素有“柿子之乡”的美誉,柿子曾被百姓称之为“救命树”,笔者写过几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受古人作趣味楹联的影响,后来兴之所至,也模仿同音字在楹联中出现多次但意思不同的形式,口占出:“柿树实属荥阳市树”。这副上联在文人圈儿里传播并广征下联,喜爱楹联的文友跃跃欲试,也对了几副,但细读起来还不是那个味儿。不是词性对不上,就是意思表达不完美。至今还没有一副满意的下联。

虽然没有满意的下联出来,可笔者创作楹联的激情丝毫未减,既然是文字游戏,我索性把这个游戏的难度又提高了一步,用“柿树”的谐音增加了原来楹联的长度,自然也增加了难度,加重的楹联变成了“史述师叔施庶石书柿树实属荥阳市树”。这副上联的意思是:据史书上记载,有个名叫施庶的师叔,在石头板上写下了几个字,这几个字是,柿树实属荥阳市树。当然,这纯粹是文字游戏。

现在,征此联的下联,闲暇闲聊,动动脑,对对联,也不妨增加点乐趣。

通讯员 马明文/文

石保定 石瑞华等/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3153 2019-11-08 00:00:00 五 荥阳柿景有多美,金灿灿如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