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4版:中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M04-05
中原区:确保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
中原西路街道 为民解难题 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桐柏路街道 人手一个“充电宝” 掀起学习热潮
须水街道 多举措激发“无职党员”工作积极性
柳湖街道 到郑州市档案馆参观学习
中原区委老干部局 加强同老干部联系 走访看望老党员
郑州公交公司二车队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精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职党员”上岗啦
须水街道 多举措激发“无职党员”工作积极性

须水街道是郑州市主城区向西发展的“桥头堡”,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852名农村(社区)“无职党员”。近年来,该街道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强化教育培训、建立考评机制等,全方位加强无职党员管理,有效破解农村“无职党员”作用发挥难、难发挥的问题,切实让无职党员“动”起来、“学”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搭建工作平台,让农村无职党员“动”起来

针对一些基层党员“想干事无平台”现象,街道党工委坚持“按需设岗”原则,围绕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对每个无职党员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自身意愿等情况进行认真摸排,通过综合分析考虑,合理设置岗位,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让他们担负起宣传政策、参与村级建设、调解群众纠纷、收集和反馈群众意见建议等职责。

街道在10个安置区均设立了一个安置房质量监督小组,安排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无职党员参与其中,监督安置房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问题。无职党员带着职责任务,在街道召开的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街道安置房建设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井下社区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服务模式,推动“无职党员”围绕充电桩设置、婚丧嫁娶等“贴心事”搞服务,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实际问题。丁庄村在为“无职党员”设岗时,成立了党员监督小组,选出3名党员任组员,负责监督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情况,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安心。

强化教育培训,让农村无职党员“学”起来

该街道结合辖区党员队伍发展现状和基层党组织设置,分期分批对包括无职党员在内的全体党员进行集中轮训。村(社区)充分利用村级服务阵地、辖区中小学校等场所召集无职党员参与“三会一课”、党员述职评议、组织生活会等,强化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街道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编入一个小组,定岗、定责、定奖惩)管理模式,建立“定期评岗、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保持无职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和调动“无职党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街道充分结合区委开展的“我是共产党员,请看我”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由支部统一管理、统一量化、统一打分,每年对无职党员考评一次。根据所在支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打分,评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建立了一套让无职党员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良好机制,使得他们能够学有榜样、干有目标、比有对手,尽职尽责、争当先进。

加强引导调度,让农村无职党员“干”起来

为使各党组织能够密切联系党员和群众,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该街道注重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推行社情民意反馈工作岗,通过无职党员真实直接地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辖区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须水村无职党员沈金鹏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配合村里拆迁工作,将收集到的村民关于拆迁方案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拆迁指挥部,耐心给街坊邻居讲解拆迁政策,着力推进征迁改造工作,切切实实把入党时的初心转化为实际行动。井下社区将无职党员编入垃圾分类工作站,担任“垃圾分类宣传讲解员”,一遍遍讲解干、湿、有害、可回收垃圾的辨别知识,不厌其烦地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耐心指导居民分类垃圾,引导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切实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5646 2019-11-20 00:00:00 三 须水街道 多举措激发“无职党员”工作积极性KeywordPh“无职党员”上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