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8
炒鞋暴富?接盘侠们醒醒吧
侵犯《流浪地球》等电影著作权案宣判 8人获刑
少吃红肉多吃菜 老来听力下降风险可降低
全球唯一圈养 棕色大熊猫“七仔”被终身认养
未来坐便器什么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炒币已经是老年人,未来是属于炒鞋和炒裙子的!”
炒鞋暴富?接盘侠们醒醒吧

新华社电 “一双鞋暴涨4倍”“炒币已经是老年人,未来是属于炒鞋和炒裙子的!”……在财富神话的刺激下,炒鞋成为一场近乎疯狂的年轻人逐利热潮,甚至出现“K线图”“云炒鞋”等金融花样。

近期,上海、深圳等多地监管部门相继提示要防范炒鞋热潮背后的金融风险。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仍有多个App平台存在炒鞋现象,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有的平台仍然可以分期付款来炒鞋,还有的平台花样翻新,出现预售、寄存等炒鞋新方式。

一些年轻人落入“炒鞋圈”

多位金融专家认为,球鞋不容易储存,稀缺性没有保证,消费者的喜好随时可能变化,还有很多假货充斥市场,并不适合投资。商业推手采用金融杠杆炒鞋,属于典型的“泡沫”,有的甚至是骗局。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10月中旬发布的金融简报指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记者调查发现,“炒鞋圈”的分期付款等金融加杠杆服务仍然存在。

“之前在get等App平台上买鞋,付款时可以选择分期,额度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前阵子开始不支持分期付款,信用卡还可以用。”上海一位95后炒鞋客告诉记者。

记者浏览一些论坛看到,选择分期方式炒鞋的主要是一些手头资金不多的大学生。“刷信用卡然后进行分期来炒鞋,最近行情不对,价格跌了不少,鞋市好像要崩,每天精神都在崩溃边缘。”北京一位大学生刘泽告诉记者。

炒鞋风险已开始暴露

记者加入“冲冲群”“一起扫货”等炒鞋群发现,“中签”“破发”“高开低走”等炒股、炒期货词汇,已经成了炒鞋客们交流鞋价行情的用语。在“nice”平台上,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当前市值”“当前盈亏”等数据。

为了刺激交易,有的平台搞起了寄存模式。有些平台还推出预售模式,预售是35天内发货,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买方或卖方取消订单则要交违约金,这就相当于购买“鞋期货”。记者在平台上看到,一款11月23日才会正式发售的球鞋,官方宣布的发售价为1399元,而平台上预售的价格已经炒到了3000多元。

上海一位炒鞋客告诉记者:“预售就是赌未来的价格走势。我前几天用1万多元的预售价格抢了10双鞋,到正式发售的时候市场价跌到了4000多元,亏惨了。”

记者调查发现,炒鞋过程中还有不少“操盘手”。一些有资金优势的庄家会伪装成专家来带节奏,发布他们对何时买入、何时抛售以及球鞋行情的判断。“庄家频繁买进卖出,拉升价格,诱导散户入场,从而将囤货在高价时卖出。”一位收藏篮球鞋的“资深玩家”告诉记者,“庄家炒热一些鞋款,带动更多人闻风购买,使得球鞋市场出现大量泡沫。”

实际上,击鼓传花的金融风险已经开始暴露。近期,几款热门球鞋的价格都出现明显回落。例如,10月中旬最新发售的一款耐克蓝丝绸球鞋,发售初期被炒作到1万多元,但目前已经跌到3000多元。11月以来,价格下跌的球鞋占比开始增多,价格较高点跳水20%、30%已是常态。据相关统计,跌幅最大的一款球鞋价格已经跌去将近90%。

炒鞋金融化需加强监管,净化新兴消费

上海市律师协会金融工具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峰新建议,应对鞋类交易平台加强监管,审查平台的运营模式,严禁助长炒鞋风气的运营手段。

“毒”App对外沟通主管昭阳回应记者称:“我们认为鞋是一种消费品,不应该赋予金融属性。‘毒’App平台业务从不支持无商品实物的类期货交易服务,平台相关内容运营在注重内容合规的同时,从未出现也不支持诱导用户炒作类内容。”

专家提醒,无论球鞋还是裙子等,年轻人有个性化需求是正常的,但由于在法律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并不适合盲目跟风投资。年轻人切勿跟风炒作,指望炒鞋、炒裙子等牟利的投机心理不切实际,容易落入陷阱,成为接盘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6050 2019-11-21 00:00:00 四 炒鞋暴富?接盘侠们醒醒吧KeywordPh“炒币已经是老年人,未来是属于炒鞋和炒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