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Z08
中牟乡村发展“史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牟乡村发展“史记”
□齐治平
清代《祥符县志》中狼城岗部分截图

现在的中牟,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是郑汴之间一颗璀璨的明珠。说起中牟的历史和故事,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早在一万年前,中牟境内人类主要有两个活动区域:北部环圃田泽聚集带,南边环皛泽聚集带。早期的中牟河湖遍布,河有黄河、济水、渠水(汴水、贾鲁河)、汜水等,湖有圃田泽、皛泽等。

圃田泽和皛泽

圃田泽是北部一个巨大的湖泊,从今荥阳境内一直向东延伸出中牟县境界,宽度10公里以上。大禹治水时把此水域命名为圃田泽,商代以后逐渐分裂成荥泽、郏城陂、圃田泽、萑苻泽四湖。南边皛泽横跨中牟、尉氏、新郑三地。

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到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一些遗址、遗物可供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三个阶段境内都有发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8500年)、中期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7000年)、晚期的龙山文化(距今4350~3950年)。把这些遗址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可以很明显地得出圃田泽和皛泽5000多年前的大致范围。

黄店镇的业王遗址

黄店镇的业王遗址位于双凤岗脉之上,地势高峻,是中牟境内发现的唯一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石刀、石镰、石斧、石磨盘等文物,其中石磨盘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石器制作精美,体现出成熟的制作工艺,是把中牟村庄史推到万年左右的重要依据。这些遗址,其实就是一个个居民点,是早期的村庄。此时期的村庄发展模式有两种:大部分都是远距离迁徙扩张,小部分是原址附近发展,如韩寨遗址处在黄河及济水(后并为黄河)泛滥的重灾区,南邻巨大的圃田泽,水患制约他们不能向四周大范围迁徙,原址发展是很好的选择。所以韩寨遗址附近文化层比较混乱,出土的陶片、文物年代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元、明、清,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堪称研究乡村演变的经典代表。

关于大禹治水与商、周遗留

上古时期,《尚书》记载: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房舍被毁,村庄淹没。大禹受舜帝委派前来治理水患。他先来到大湖南岸一个叫圃田的村落,把这片巨大的水域命名为圃田泽,并发动和带领泽周围居民治理水患,又在圃田泽南岸修筑东西大路一条。因牟村居民在此期间协助有功,后被大禹封建牟国,此事载于《中华牟氏族谱简编》。

商时,牟国没有被续封,沦落为一个大村庄。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对河湖的依赖性减弱,更主要的是农业逐步壮大起来,村庄向土地肥沃处迁移,交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重要并逐步完善。大部分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附近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商代遗址,明显指示着迁徙动向,此时村庄增多,远离湖泊、临路而居。

到两周时期,村庄已遍布中牟大地,从现存的两周遗址和墓葬分布可以得知。此时出现城池:武王之弟管叔封邑——管城、军事重镇——中牟城、郑国公子高克封邑——圃田城(西古城)、焦姓聚集地——焦城、师延造箜篌之处——箜篌城(东古城)、祭伯封地——祭城等。关于村庄名字记载也多起来,如在《诗经·清人》中“清人在彭”“清人在消”“清人在轴”等句中的彭、消、轴及邲之战的邲都是村庄名字,可惜都没能延续下来。

秦、汉时中牟景况

秦时中牟全境归三川郡阳武县管辖,县城在官渡对面的渠水北岸,《水经注》记载:“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秦朝的国策是大郡、大县、大乡,有据可查的有:

户牖乡:一说在原阳县阳阿乡,一说在今兰考县东北,西汉丞相曲逆侯陈平故里。《水经注·济水》记载:“济水又东迳东昬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东昬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今山东有东明县。这些记载从侧面看是描述阳武县的辖区范围。

东黄乡:在今开封东北,《水经注·济水》记载:“又东迳大梁城北,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西汉后称小黄县。光绪二十四年《新修祥符县志》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浚仪县东北隅入小黄县。”

高阳乡:相当于后来祥符县,《水经注·渠水》记载:“又东迳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

同时又出现武强城的记载,据《水经注·渠水》记载位于今白沙镇西南,汉初庄不识被封武强侯。又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刘邦在曲遇东大败秦将杨雄,《后汉书》记载“中牟有曲遇聚”,即今箜篌城,因紧挨姚家遗址,遗址内出土有商代器物,可以推知为姚家遗址的延续。

隋唐、五代与北宋时光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后,县北逐渐繁荣起来,一些村镇应运而生。如:唐长庆三年(823年)宣武军元帅韩充驻扎万胜;大才子薛思渔写出传奇名篇《板桥三娘子》;乾隆版县志记载,相传隋炀帝过中牟,用木板做桥过河,遂有杨桥村。

五代时,石敬瑭屯粮耿石屯,遂成村。

北宋时《元丰九域志》记载有“五乡、三镇”,有据可查的为:

三异乡:此乡五代时已有,南宋邑人李师德为其五代时六世祖李冠《题跋》中记载:“中牟三异乡刘村里吴寺渡之东。”又《太平广记》记载:“中牟县三异乡木工蔡荣者。”此乡沿袭时间较久,辖区变动较大,明时在县西北,清朝时则指县城及其附近,一直是“城关镇”的地位,民国时废除。

高阳乡:旧乡,在狼城岗镇一带。

五池口乡:旧乡,在县北大孟、刘集一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水》记载:“渠水右合五池沟。沟上承泽水,下注渠,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平秩乡:据宋人陈思《宝刻丛编》记载:“《晋潘岳碑》在县西北七里平秩乡墓侧。”《太平御览·时序部二十》:“有子德元,中牟平秩人也。”明朝后废除。

《金史·地理志》记载四镇:白沙、圃田、万胜、阳武。

此时的乡才是现在行政区划,镇并不是行政区划,只是较大的集市贸易场所。

宋时关于村庄记载有:《太平广记》转引《纂异记》记载:“有张生者,家在汴州中牟县东北赤城坂……自河朔还汴州,晚出郑州门,到板桥,已昏黑矣。乃下道。”《纂异记》是唐代李玫撰的是一部志怪小说集,文中地名当为真实,从张生行进路线上看,赤城坂在板桥北,今不传。杨大雅在《皇畿赋》中提到中牟有“三固:郑固、潘固、朱固”,今有朱固村,其他两个也应是村庄名。瓦子坡因地近京城,迅速兴起繁荣。宋朝是中牟乡村发展的繁荣时期。

明清至民国时期

明朝正德年间(1510年)始有县志,全县共有53村店、39乡堡、17镇集。全县共有5360户,64860口,土地3607顷21亩6分。《明史·食货志》记载:110户为一里,11户为一甲。甲、里长以赋税多者担任。田分为官田、民田,另有周府校尉屯田两处,在高家窝保,今官渡镇芝麻岗一带,明孝宗后渐废。户分三等:民、军、匠;田分三等:城郭近者为上等,稍远者为中等,偏远者为下等。

清朝初期,因黄河决口,黄练集、小刘庄、土城、鲁家场、张场、许家庄、刘庄转属黄河北岸。杏树镇(今杏街村)、东张寨(在今官渡镇西吴村东北)、韩庄等村寨归祥符县管辖,后复归。顺治年间《祥符县志》记载:“杏树集,城西六十里。”“梁王墓,在县西八角保,高三丈,广百余步,世称魏陵乡,又曰梁固,既梁惠塚也,今存。”县东南有梁邑乡,梁惠王墓于乾隆后方见于县志,亦因此。此后中牟、祥符两地县志都载有梁惠王墓,规模相当,高度略有差异。请教祥符区文物所陈所长后,一致认为两志记载为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县共计26里、692个村庄,标准耕地10637顷34亩4分。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水患,淤没万胜镇等30余甲(注:甲,计量单位,10亩为一甲),损失惨重。县北重镇东张寨亦毁,迁建今址,称东漳。

民国初期全县划分为26里。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全县共5250方里,233保,2603甲,26584户,204815口。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政府在县南,辖区划分为冉庄、岗王、丁庄、张庄4个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划为大孟、董岗、岗王、冉庄、张庄、丁庄6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中牟演变史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黄练集、小刘庄、土城、鲁家场、张场、许家庄、刘庄等7村因黄河阻隔划归原阳县,县西石王村划入新郑县。1953年,郑县芦医庙、大任楼、小任楼、周庄、道庄、八里湾等村及开封县瓦灰郭村划入中牟。1965年4月开封县狼城岗公社划入;1971年12月开封县杏花营公社划入,1973年2月又重属开封县。2010年4月29日撤销并拆分城关镇,组建东风路、青年路、广惠街三个街道办事处。2012年成立郑州航空港区,黄店南诸乡村划走。2014年万三路以西划归经开区和郑东新区。中牟今有14乡镇、街道。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26643 2019-11-22 00:00:00 五 中牟乡村发展“史记”KeywordPh□齐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