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5版:中牟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物
九旬老人马建祥:坚守黄河大堤的一块“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的工作就是把黄河管理好,让黄河边的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九旬老人马建祥:坚守黄河大堤的一块“石”
马建祥夫妇

“我这一辈子其实只干了一件事!”89岁高龄的马建祥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这样说。马建祥,中牟县雁鸣湖镇太平庄村五组人,1930年8月出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6岁在黄河边做防汛员开始,一直坚守在黄河大堤上。

几十年来,马建祥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他是坚守在黄河大堤上一块默默无闻却又无比牢固的“石头”,心里想的永远是党和人民。

记者 翟宝宽 中牟时报 马沂峰 文/图

出身贫寒,幼年时母亲双目失明

马建祥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马建祥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此自懂事起,他就帮父母种地、喂猪……做各种家务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建祥家里的贫困状况一直没有改善,有时连饭都吃不上。马建祥的母亲在他五六岁时突得眼疾,后来双目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也是体弱多病,家庭重担就压在了还未长大成人的马建祥身上。

马建祥16岁那年,政府到村里招青壮劳动力去黄河大堤当防汛员。考虑到家里的困境,弟弟妹妹也逐渐长大,马建祥最终决定报名去当防汛员。

“其实当时也不知道啥是黄河防汛员,就觉得是个差事,可以为家里多领点补助,同时家里也少了一口人吃饭,才决定去做黄河防汛员的。”马建祥笑着说,自此,他与黄河的不解之缘就开始了。

从不喊苦,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黄河

当时与马建祥一同前去的还有同村的两个村民,因为受不了高强度工作,他们没去几天就跑回来了,只有马建祥一个人坚持下来了。

四五十年代,科技并不发达,黄河大堤上堆筑的石头全靠人力运送。如今再站在黄河大堤上看石头堆积而成的坝头,很难想象当时人们是怎样将一块块大石头运送上去的。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吃不饱、穿不暖对于马建祥来说是常事,还要干比常人重很多的体力活。和马建祥一起来当黄河防汛员的很多村民都因吃不了苦退缩了。他不但没有退缩,遇到脏活累活他会跑在最前面。

记得有一次,在防汛期间,由于长时间持续工作,加上饥饿和劳累,在往上推送石头的过程中,马建祥眼前一黑,脚下一滑,几百斤的大石头失去了重心,瞬间往下滚落,惊险就在一瞬间……

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还好我命大,不然就被碾压成肉泥了!”说这话时,马建祥是笑着的,但听的人心里都无比酸楚。那是一种怎样的无私情怀,又是一种怎样的情结,让一个人冒着性命危险去干的一份事业。

辗转岗位,一直在追求进步

在最开始的黄河防汛中牟段,马建祥工作了十几年。兢兢业业、不怕吃苦、勤劳能干是他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

由于表现突出,马建祥多次获得省级县级模范,1949年8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还记得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当时的工程队长,他叫朱新奎。”马建祥对自己入党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遇到危险时,他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

“作为一个贫苦农家的孩子,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最荣耀的事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党旗下的誓言,永远不会忘记党和人民。”马建祥说,自己从小吃苦受累,是党和政府给了他工作,让他能够养活家人,如果没有共产党,他什么都没有。

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马建祥几十年来一直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既然当了党员,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喊苦喊累。”马建祥一直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由于工作认真、表现突出,马建祥从一名普通的黄河防汛员逐步成长为开封市黄河段副指导员、支部副书记,1967年任开封市黄河段副主任、支部副书记,后任中牟赵口闸门负责人。

虽然换了新的工作岗位,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变。“工作还是跟黄河有关,我的工作就是把黄河管理好,让黄河边的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马建祥说。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尤其是像马建祥这样来自穷苦农家的孩子,从一名普通的黄河防汛员成长为领导干部,既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培养,更得益于他自己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奋斗,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不断追求进步的心。

为了母亲,申请回到家乡工作

1978年,因工作表现突出,马建祥被调到河南省河务局工作,任河南省河务局汽车队副队长。3年后,因马建祥母亲年事已高,加上双目失明,经再三考虑,他向组织申请回中牟县水利局工作。

组织上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同意了他的申请。1980年,马建祥到中牟县水利局渔场任职,给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送完终后,又全心全意投入到他钟爱一生的工作中去。

“无论任何岗位,作为一名党员,我都全心全意做好工作,为党和人民服务。”马建祥说,他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无论是什么工作岗位,只要保持初心、不忘使命,都能闪闪发光。

马建祥能安心工作,这与他妻子这么多年不离不弃的帮助有很大关系。妻子在马建祥去当黄河防汛员时就已经来到他家中,尽管他家庭十分贫困,母亲双目失明,她还是留了下来,这么多年一直在为这个家庭付出,默默支持着马建祥的工作。

马建祥与妻子一共生育了4个孩子,家庭很幸福,其中有两个孩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从事水利相关的工作,在各自的事业道路上发光发热。

马建祥出身贫苦农家,靠着党和政府走上工作岗位,他一直心怀感恩,同时要求子女后代要牢记党的恩情,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如今马建祥已九十高龄,但他仍然关心国家事务,时常让儿子们给他读报纸、念新闻,经常教导儿孙,如今的好日子都源于党的正确领导,不要忘记共产党的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坦荡做人、踏实做事,甘于奉献、乐于吃亏。

不忘初心,优秀党员的真实写照

雷锋同志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要像钉子一样,任何岗位上都要永不生锈、闪闪发光。

马建祥的一生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党员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榜样。作为一名老党员,马建祥在黄河防汛工作上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始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把本职工作当成使命来完成,这种精神值得年轻党员学习。

像马建祥这样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党员,有一种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一种坚定信念,永远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境界。

他们这一代的老党员始终牢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党带领祖国和人民取得一次次的成功;是党带领我们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是党带领我们走向世界,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让我们在世界面前挺直了腰杆,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是由于马建祥永远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心,才能用甘当革命螺丝钉的实干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2061 2019-12-13 00:00:00 五 九旬老人马建祥:坚守黄河大堤的一块“石”KeywordPh“我的工作就是把黄河管理好,让黄河边的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