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3版:二七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颜值与气质齐飞 城乡接合部绽芳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庄变身江南风情民居,篮球场生态步道一应俱全……
颜值与气质齐飞 城乡接合部绽芳华

最近不少人发现,马寨镇多了一处颇有江南风情特色的村落:一个个白色的庭院错落有致、绿植环绕,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地方叫申河村,之前,这里还是堆满杂物、污水横流的景象。

申河村的改变是二七区“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城乡接合部改造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全区涉及城乡接合部的马寨镇、侯寨乡、樱桃沟管委会、金水源街道共计41个行政村中,改进城市管理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自郑州市“双改”工作开展以来,二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治标”整治与“治本”谋划同步推进,加快节奏,集中攻坚,“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初显成效,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作,按照“一天一个样、每天不一样”的工作要求,攻坚行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目前,全区已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30余家,清理生活垃圾3000余车次共计900多吨,修补道路近万平方米,整治机动车、电动车、共享单位等乱停乱放近万辆,修补围挡2000余米,美化、绿化裸露黄土4万平方米。记者 张改华 文/图

马寨镇 篮球场、生态步道一应俱全

如今走进马寨镇申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白墙灰瓦的房屋整齐划一,河道内的淤泥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新建的篮球场上孩子们在嬉戏玩耍……展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

“家门口建起了生态步道,前段时间不太冷的时候,可多城里人周末来这儿休闲呢。”村民们说。

据介绍,自2018年申河列入郑州市美丽乡村项目以来,马寨镇党委、政府结合申河实际,细化任务、明确时限、建立清单,经过近两年的精心打造,辖区生态、人居等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近期开展的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工作,更是助力申河村美丽乡村的建设。马寨镇在开展整治的过程中,通过巡逻车在各村庄内不间断播放宣传口号,达到了全民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48户建筑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已经完成,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聚焦群众出行问题,硬化乡村道路9500平方米,辖区90%实现了户户通;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将贾鲁河河道整治与村景打造有机结合,并新建污水处理终端12座,辖区已完成“河美、水清”目标;建设林业绿道3公里,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满足辖区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家住申河村的老党员申忠祥说,最近家门口的变化越来越大,每天都有志愿者对道路进行清理,以前乱堆乱放的树枝、杂草、杂物不见了,道路看着更敞亮了,心情也更舒畅了。

樱桃沟管委会 改造工作“全民总动员”

“村里说拆,我没犹豫,直接就让拆了……”村民袁军伟说,虽然家门口堆放杂物的近15平方米的棚子被拆了,但听说袁河社区要打造“美丽乡村”,他的心里很高兴。“谁不想生活在干净敞亮的环境里呢?”袁军伟说。自樱桃沟管委会打响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战役后,辖区环境可谓变化不小。拆违建、清垃圾、扯篱笆,在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曾经困扰群众生活的“顽疾”一个个被治愈。

为了让居民更好地理解支持工作,连日来,樱桃沟的大街小巷不时有宣传车播放着《二七区关于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的通告》及樱桃沟管委会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实施细则。通过广泛宣传,让改造工作来了个“全民总动员”,景区面貌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村民高兴地说:“以往各家各户楼前的空地都是垃圾、杂物,现在都是统一规划的小花坛,还有专门的停车位,别看我们是乡村,但觉得一点也不比城里小区档次低。”

12月22日,樱桃沟管委会开展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逐村观摩活动,重奖重罚动真格,鼓励先进再创佳绩。从会上传出消息,目前,樱桃沟管委会共清运垃圾14311立方米,清扫道路158100余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突店经营202处,拆除私搭乱建1989平方米,拆除、规范户外广告212处,覆盖黄土裸露8200平方米,清理整治户外架空线缆、杂乱无序电缆1820余米,整治改造黑臭水体排放口16处531平方米,取缔旱厕151个,维修破损路面400余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

侯寨乡 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

近日,站在侯寨老街上,东侧土地已经平整到位,一辆挖掘机在里面开挖土方,这里是侯寨主街农贸市场改造项目。

“老百姓关注的,是我们首要完成的。”侯寨乡负责人说。为切实解决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连日来,侯寨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侯寨乡以“整洁”为基础,以郑登、郑少高速出入口及其周边侯尖路、侯寨主街、四环沿线、村庄主干道为重点,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杂物、垃圾;对中原第一城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深度清扫保洁,并对滨河花园、尖岗村、全垌社区等已安置未拆迁村庄加大日常保洁力度。

以“有序”为目标,集中治乱。拆除残垣断壁,清运建筑垃圾,拆除田地内活动板房、私搭乱建等违章建筑;围绕侯尖路、侯张线、四环沿线等道路两侧,整治重型车辆乱停乱放、乱堆杂物、破旧围挡等乱象;围绕侯寨中街、尖岗老街、中原第一城、滨河花园区域整治突出门店、占道经营、门头破损、灯箱广告、乱涂乱画等问题。

以“舒适”为主导,标本兼治。按照规划,侯寨乡稳步推进43条道路建设,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加强供水供气供暖管网建设,加强绿化游园建设,推进城市公园、生态公园、微公园、生态廊道建设,为群众提供宜居生活环境。

金水源街道 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热潮

金水源街道辖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街道着力解决城乡接合部管理粗放、基础设施水平低、整体面貌差等问题,坚持“狠、细、严”三字原则,在辖区内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热潮。

“狠”扭“思想阀门”。金水源街道从宣传入手,先后在安置区周边、辖区主次干道张贴条幅500条、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单5000余份,增强居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细”摸工作底数。金水源街道始终坚持“精细化”整治原则,运用挂图作战法,将9个村(社区)城乡接合部问题现状挂到墙上、摆在面上、放在心上。工作中,根据街道督查组搜集拍回的照片,随时掌握辖区环境卫生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工作量大小,及时组织人员、机械和车辆进行彻底整治。

“严”当“黑脸包公”。每周召开现场观摩会,让那些标准不高、工作不力的村(社区)和个人丢丢丑、红红脸、出出汗。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直接找到当事人当面指明问题,讲明整改标准、时限。目前,金水源街道先后投入资金180万元,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7万立方米,拆除私搭乱建1.4万立方米,覆盖防尘网14万平方米,拆除残垣断壁4.5万立方米,整治乱停乱放600余辆,辖区环境有了大变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4867 2019-12-26 00:00:00 四 颜值与气质齐飞 城乡接合部绽芳华KeywordPh村庄变身江南风情民居,篮球场生态步道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