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事
泥瓦匠变身非遗传承人
爱心暖冬行 温暖老人心
男子户外摔伤 嵩山中队紧急救援
登封市民同庆冬至日 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
中岳办事处北高庄村 村民边吃饺子边学防骗
登封市直一幼 被评为卓越家长学校
卢店镇申家窑村 暖暖冬至节 浓浓敬老情
登封市直二幼 进行保育教师知识测试
唐庄镇寺沟村 举办首届冬至千人饺子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闹阁”传承人杨超凡
泥瓦匠变身非遗传承人

本报讯 在嵩山脚下的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杨岭村,逢年过节时,为了庆祝节日、祈求风调雨顺,都会举行一种名为“闹阁”的表演。因为表演是由小孩站在大人头顶进行,所以被称为“闹阁”。说起“闹阁”,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叫杨超凡,是土生土长的颍阳镇杨岭村人,也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闹阁”第十代传承人。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文/图

保护传统文化不遗余力

为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杨超凡大胆创新,将“闹阁”从最初的“一路”逐步扩大到“九路”,即九个大人头顶九个小孩,并自费数十万元更新了演出服装和道具。为将“闹阁”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杨超凡更是多次往返于郑州、登封,请专家指导申请材料的搜集与书写,找相关单位实地考察并指导等,一个人加班加点写材料到天亮更是家常便饭。

杨超凡说,“闹阁”的保护、传承与发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超凡希望不久的将来,登封“闹阁”能走出河南,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参加表演 与“闹阁”结缘

“古时候,颍阳镇杨岭村的老百姓为了摆脱贫困,祈求五谷丰登,在祈雨的时候通过玩闹阁助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杨超凡告诉记者,“闹阁”是将4~8岁的小孩用辅助道具固定在大人头顶,表演时,大人小孩都扮成古装人物,演唱着各种民间小调。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闹阁”抛开了以前人们敬神的演出内容,成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歌唱新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

“从小就看老一辈人在村里演闹阁,但那时候当泥瓦匠,天天给人家盖房子,没时间学。1983年过年时,村里组织闹阁表演,俺老三儿子当时4岁,喜欢去看热闹,并且也想当个小演员。”杨超凡说,为了儿子,当时他第一次参加了“闹阁”表演,自此便与“闹阁”结了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4954 2019-12-26 00:00:00 四 泥瓦匠变身非遗传承人KeywordPh登封“闹阁”传承人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