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时报 教育通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6
登封教育文苑
师生书画展
散文(二则)
向着光亮的方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心得
向着光亮的方向
——落实新教育理念的思考

乔变霞

几年前,我曾听一位师长提起新教育,只是没有机会接触。在我眼里新教育是高大上的存在,不是我能够触摸到的一片天。暑假的时候陈校长说,要我去参加新教育学习,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欢喜。

这次学习,我带着好奇与期盼来到栾川这片圣地。栾川是个美丽的地方,适宜的温度,美丽的自然风光,热情好客的人民,使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学习之旅。在6天的学习时光里,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新教育新星,认识了许多的新教育优秀教师,聆听了他们成长的故事,也体验着他们教学的快乐。站在我面前的教育新星,他们朴实无华,来自教育一线,他们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我顿时觉得,原来新教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愿意,我们也可以做到。

在听报告之余,我翻阅学习组委会发给我们的有关新教育的书籍,深入了解新教育的理念。《我有一间教室》是我的新教育启蒙书,它犹如一根拐杖,支撑着我站起来看到远方,走起来看到希望。实地考察石庙小学的新教育成果时,我看到一个实施新教育才一年的学校,竟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赞叹不已。最让我佩服的不是社团活动,而是他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我在一本本小小的册子里,看到了老师们的坚持,孩子们的努力,学校制度的严谨。我想,这所小学实施新教育一年就有这样的成绩,我们不比他们差,为什么就不能把新教育做好呢?一年做不到,我们可以用三年、五年去做,总有一天会做好的。

8月20日,我带着所有的希望走进东区小学。可是,面对一个这么大的学校,面对一群新的面孔,我内心有种恐慌感。我怕我做不好,我怕我理念太陈旧,我怕……那时候,自卑感让我消沉了好久。每当走进教室,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我总在问自己:我要教给他们什么,什么是他们需要的,我要怎样去教?我想,孩子们需要的是读好书,写好字,会表达。那么,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

于是,我在班级里带着孩子们读课文进行晨诵,给孩子们读儿童故事作为午读,教孩子们写百字作文当做暮省。孩子们是乐学的,接受能力很强。晨诵、午读进行得很顺利,因为,这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暮省让许多孩子陷入了困境,他们不会写日记,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只能慢慢地引导、启发他们思考。

万事开头难,难于上青天。看着教室里一半左右的孩子咬着笔头,盯着日记本,无从下笔的样子,我在问自己,是我教的方面出现问题了吗?那我又该怎么做呢?于是,我改变了以往对孩子们的教学策略。我会在每次讲完故事以后,让他们写读书感受,或者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们敢于下笔写了,有内容可写了。虽然,他们还是一直写得不太好,但是,拿起笔来写就是最大的突破。

9月23日上午,我去登封清华园学校听语文教研课的时候,偶遇了登封市商埠街小学的高老师,专门向她请教了商埠街小学晨诵的事情。清华园学校把《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孝经》这些经典书目作为诵读内容,中间穿插了《中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她说,我们要把经典学会、背会,启迪学生智慧就是最好的。我很赞同她的说法,但是我又在思考,晨诵里要不要加入一些当代的优秀作品呢?这是困惑我的一个难题。

一天中午,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星星点灯”计划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我想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了解更多学校关于晨诵、午读、暮省的做法,选择一种适合我们学校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活动。这只是我的设想,期待“星星点灯”计划能接受我的申请,让我成为其中一员。我将尽最大努力服务于学生,做孩子们晨诵、午读、暮省的好伙伴。

8月从栾川学习归来,我时时把新教育放在心头,尝试着在班级里实施新教育活动。新教育是头顶的太阳光,是所有教育者追逐的梦。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我向着光亮的那方,努力前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4958 2019-12-26 00:00:00 四 向着光亮的方向KeywordPh——落实新教育理念的思考■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