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2版:新郑时报 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2
村民说:“双改”工程,改到俺们心里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召开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观摩会 新郑全面掀起整治热潮
村民说:“双改”工程,改到俺们心里了

“经过政府的整治,现在俺村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走进村里不再满目都是小商小贩和垃圾了,我们自己都觉得舒心,这‘双改’工程改到俺们群众心里去了。”新郑市龙湖镇荆垌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12月20日,新郑市召开了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观摩会,240余名与会人员分别到龙湖镇荆垌社区、小乔村、山西乔,郭店镇小杨庄,孟庄镇洪府村进行了观摩,比一比,看一看,为冲刺下一阶段城乡综合改造工程学习经验,碰撞思路。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刘象乾 巴明星 沈磊 文/图

五项机制

构建“大联动”格局

自郑州市“双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新郑市立即启动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成立了改进城市管理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新郑市市长马志峰任组长,新郑市委副书记曹东锋任常务副组长兼“双改”办主任。该市围绕“短期‘治标’、长期‘治本’”两条主线,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拔高标准、雷霆出击,以“先啃硬骨头”的决心,纵深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

新郑市委副书记、新郑市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曹东锋告诉记者,新郑市“双改”工作建立了“区域代管”“协调联动”“责权下放”“晨讲暮评”“村庄互评”五项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层层传导压力,集结全市各部门力量形成“大联合”格局,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针对龙湖区域面积大、常住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该市实行“区域代管”机制。以107国道为界,以东由郑州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代管,以西归龙湖镇管理,实现权责明确、权责一致。为凝聚工作合力,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设立了城管、公安等7个市直部门北部分局,配合、指导相关乡镇、管委会做好相关领域执法管理工作,形成了块抓条保、以块为主的联动格局。为增强乡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责权下放”机制,将国、省、县干线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的财权、事权下放至乡镇,解决过境干线环境治理责权不清问题,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聚焦难点,掀起“大整治”热潮

龙湖镇小乔村宝相寺,村人口只有383人、80户,但因附近有两所高校,常住人口却高达5.5万人,宝相寺市场流动摊位1000余家,商户900余家,由于人流高度密集,市场内私搭乱建、乱停乱放、交通堵塞等问题严重。“双改”工作开展以来,小乔社区每天投入大型机械40余台次,投入人力180余人,清理违规占道经营商户310家,拆除私搭乱建150余处。

在郑州市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涉及的36个乡(镇、办、园区、管委会)中,包含了新郑市的龙湖镇、孟庄镇共计51个行政村。其中两个镇建成区内主次干道共53条,集贸市场共9个,住宅小区共100个,大型钢材、物流、商业等市场23个。新郑市坚持“点面结合、重点带面”,集结乡镇、公安、城管、林业、交通等部门6000余名精干人员、150余台机械车辆,精锐出战,挺进107国道、村(社区)、郑州华南城等“主战场”,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先啃“硬骨头”,形成震慑,撕开城乡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带动全面整治。

“‘双改‘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认可,群众自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这也缘于我们充分依靠群众,积极倡导‘自己家门口自己管‘,从‘让他干’变为‘我要干’,动员村‘三委’、住户、商户、学校、企业等,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让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逐渐深入人心。”郑州新郑教育园区副主任张顺安,带领着整个园区投入到双改工作一线中,对于群众的支持深有感触。

此次“双改”工作,集中整治了教育园区内长期存在、管理无序的高坡岩、荆垌、沙窝李集贸市场,拆除私搭乱建彩板房1800余处,取缔占道(突店)经营摊点3200余处、清运积存垃圾50余吨,净化市场经营秩序,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观摩后,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表示,结合新郑实际和主题教育活动,新郑市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双改”工作,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做到疏堵结合,赢得群众理解支持;要建立长效机制,快速稳准“治标”,以点带面,将各项问题的整改抓牢、抓实、抓出彩;要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浓厚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共同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乡环境。

新郑市调研城乡接合部改造工程

12月25日,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峰调研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进展情况,马志峰说,目前综合改造工程所涉及的教育园区管委会、龙湖镇、孟庄镇、郭店镇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此项工作常态化开展下去,确保真正抓出成效,还群众一个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

马志峰首先听取前段时间城乡接合部改造工程进展情况,随后实地调研察看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祥和路东段与求实路交叉口一长期雨污积水点处,马志峰了解情况后,要求属地乡镇尽快对接、设计、修建道路连接处的雨污管网,保证路面日常整洁,方便群众出行。

在高坡岩、小乔社区等地,马志峰对治理成效表示肯定,针对未整治到位的线路、广告牌、店外经营等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加快整治力度,发动广大商户积极参与其中,涉及三镇一区的连接道路绿化带要及时进行补栽、补种,新设计的绿化要提高标准,提升形象。

教育园区管委会深化

“门前五包”夯实“双改”成果

12月23日,郑州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市政环保局召集辖区600余商户在双湖广场召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向商户发放《致广大商户的一封信》宣传材料,并与商户逐户签订《郑州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城市管理“门前五包”责任书》,面对面详解“门前五包”的相关内容、规定及意义,让“请群众参与”这一理念融入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携手共创“整洁、规范、有序、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

通过逐门逐户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五包”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告知各经营户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城区各沿街商户切实做到秩序规范、包卫生干净、包立面整洁、包设施完好、包绿化维护,同时做到门内达标。目前,共说服教育商户50余人,规范乱扯乱挂、乱摆乱放等影响市容形象的店面80余户,整治占道经营90余起。

郑州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市政环保执法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工作进行检查,对拒不履行“门前五包”义务的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共发放一封信1万余份,签订五包责任书600余份。

通过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沿街商户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多数商户主动清理门前污迹,打扫卫生,进一步巩固“双改”成果。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12月21日,郑州新郑教育园区管委会区执法大队志愿者联合包村领导干部以及中原工学院、河南检察官学院、河南工业贸易学院、升达大学等在校大学生城市管理志愿者近300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在升达大学西侧、宝相寺步行街、沙窝李地铁口、高坡岩村的沿街门店发放宣传页、清理垃圾、维护停车秩序,美化周边环境。通过这次集中宣传活动,大大地增强了临街商铺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5538 2019-12-27 00:00:00 五 村民说:“双改”工程,改到俺们心里了KeywordPh召开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观摩会 新郑全面掀起整治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