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登封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
踏平艰险成清渠 引得发展活水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踏平艰险成清渠 引得发展活水来
——写在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通水入城之际
登封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框架协议签约
2019年6月29日,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通水入登

忘我奉献风雨兼程

有多少希冀,就有多少奋斗和汗水。由于跨区域工作,征迁及施工难度大,抽调到指挥部的同志们常驻禹州,不分寒暑、不分昼夜,只为工程顺利推进。

为了赶工程进度,中州水务控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韩永峰天天泡在工地巡回检查,在他心中,工地才是他的家。老母亲胰腺肿瘤住院手术一个月,他只在医院待了两天,向母亲讲述了登封缺水的现状后,就把照顾母亲的事托付给了姐姐,重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长期作息不规律,高血压、肠胃炎药不离身,而韩永峰却说:“这都是小病,只要让登封人民早日喝上丹江水,我的这些牺牲值了。”登封市南水北调办主任李鸿君在和禹州市协调相关手续办理,接到家人电话母亲病重,李鸿君告诉家人忙完马上回家。20分钟后,家人再次打来电话说母亲已经去世。听到消息,李鸿君强忍着悲痛,直到忙完手头上的事情才回家,错失了与亲人最后一别。

工程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召着他们的家人。禹中供水有限公司设计室主任段盈盈,负责卢店水厂至市区管道铺设的技术对接和工程协调等工作,脚被尖锐的利器扎伤血流不止,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上。2019年“十一”假期,没时间陪女儿外出游玩的段盈盈把女儿带到了工地。后来女儿在假期作文中写道:这个假期,我跟着爸爸来到南水北调施工工地,看到爸爸和工人叔叔们在工地上那么辛苦,想到以后喝上更甘甜的自来水,我是多么的幸福呀!

工程建设者忘我奉献的精神也感召着社会各界。市人大代表冯少军跟随市人大视察工程现场时发现,施工现场离指挥部和居住区较远,工作人员来回不方便,一次性为指挥部捐赠了23辆电动车。

克难攻坚玉汝于成

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的起点为16号分水口门神垕提水泵站前池,经夏都办华庄提水泵站汇流管后穿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然后通过接力式的输水管线,跨越705条河道、翻越1300余条道路后,一路崎岖坎坷流至宣化镇高位水池,再纳入登封卢店水厂。河南水投登封中州水务副总经理王明辉感叹:“这种跨地域的施工不仅规划设计上复杂,施工难度也大,几乎所有的施工难题都在此次施工中遇上了。”

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史鹏鹏是16号口门处泵站建设的负责人,他说,施工中最难的要数穿越廊道和省道237的管道铺设。“以往在别的地方实施管道穿越道路只有几十米,但是这次施工有140米,而且省道237上面车流量大,道路两侧还有民宅,极易引发安全问题。”为此,史鹏鹏和施工人员经过多方论证和技术讨论,通过下沉10米,从两侧对头铺设顶管,在不影响通车的情况下,仅10余天就顺利完成了管道穿越237线。

穿越南水北调总干渠铺设管道也是施工中难啃的“骨头”,因牵涉禹州市神垕提水泵站供水,一旦施工,禹州市区需要停水24小时,神垕需停水48小时,施工队却要完成1.8公里管道下挖和铺设工作。为此,省水利第一工程局的施工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提前8个小时完成了管道铺设。

在登封市区天中路与少林大道交叉口,施工工人们正在一点一点地挖沟。“这下面管线太多,有燃气、电力、通信,大型机械根本不敢动,只能靠人工挖。”负责此段技术问题的马会涛告诉记者。150米的道路开挖,使用机械仅用两天,但人工7天才完成。

困难层出不穷,初心砥砺前行。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破,一个个艰难险阻被克服……

2019年6月29日上午10点,承载着群众热切期盼的南水北调禹州登封供水工程出水口(宣化镇高位水池)开启通水阀门,来自400公里之外的丹江水顺利入登。2019年12月31日,又是一个注定载入登封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丹江水通水入城,登封市区居民终于吃上了南水北调水。

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是省内第一个跨地市引水工程,登封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外来水源。这一天,从宣化镇高位水池到卢店水厂再到登封市区的管道贯通通水。自此,登封市区的居民终于吃上了南水北调的水。据悉,卢店水厂扩建通水后,可向市区日供水6万立方米。

2019年12月31日中午,家住登封市区守敬路南段的居民顾女士像往常一样开始烧水做饭。“以前水质很差,还有异味,家家户户都得安装净水器或者用桶装水,今天终于吃上了丹江水,这水就是甜,做出来的饭也香。”说着,顾女士接了一碗自来水向记者展示。

在登封,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天,南水北调引水入登工程的决策者与建设者,又以“为民担当、克难攻坚、创新开拓、奉献拼搏”的时代精神,凿山跨水,顺利将一渠清流引入嵩岳大地,完成了登封73万人民的多年夙愿。清流辗转,有登封老百姓的渴望和期盼,有登封市决策者的决心和信心,有工程指挥部施工人员的艰辛和困苦,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期许……无疑也是登封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

山水美城画图徐展

“水清、岸绿、景美、游畅”,有水就有生机、有水就有活力。南水北调引水入登、通水入城,不仅解决了登封人的吃水用水问题,也是美丽登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破题开篇之作,是登封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登封市水利局局长马宗仁说:“南水北调引水工程还将贯通纸坊水库和少林水库,可确保登封市区未来20年~30年的用水量。”

有了水,登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把水资源承载和水环境容量作为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留住天上水、用好外来水、保护好地下水、利用好中水”的思路,稳步推进“双水源供水保障、河湖水系综合治理、水环境整治、以水定城”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郑州西部山水美城。

下一步,着眼于实现全域供水保障,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登封供水配套工程建设,确保2020年底登封城区及沿线乡镇镇区实现南水北调供水全覆盖;实施“双水源”战略,登封还将投资16亿元,实施郑州市西水东引登封支线工程,预计铺设53公里供水管网入登,计划年引水量6000万立方米。同时实现沿途12个乡镇、17个水厂、6座水库水系互联互通互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16家乡镇自来水厂统一运营,使全市所有城镇居民自来水全覆盖,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重点实施“一主四副”生态水系建设,登封正全面改善全市主要河道水系环境,着力推进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源头保护,推进沟系、河流及库塘水系生态修复,建设颍河源省级湿地公园、颍河至白沙水库万亩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等工程,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和自然驳岸应用,登封的水系景观品质也将持续提升。

一渠清水穿城过,南水北调“润”登封。“一泓清可怜,春绕箕山足,鳞鳞映白云,潇潇滋翠竹”的诗情,“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画意,正重现在嵩岳大地;登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服务设施完善、城乡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高质量发展局面正逐步形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6740 2020-01-02 00:00:00 五 踏平艰险成清渠 引得发展活水来KeywordPh——写在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通水入城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