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
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作出郑州贡献
坚定不移扛起责任,发挥好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作出郑州贡献
——七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郑旗

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千百年来,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新时代,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专题研究部署,强调要发挥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郑州处于黄河中游,正好在黄河的“豆腐腰”部位,是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当前,郑州正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正处于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又一重大战略,必将书写新时代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的新篇章。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切实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紧迫感,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坚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人民为本,开创黄河流域郑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作好新时代黄河治理的大合唱,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治理从古至今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坚决落实总书记“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着力维护黄河生态,努力筑牢黄河生态屏障,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念好新时代黄河水资源节约利用经,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黄河流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我们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实施沿黄水源地保护和调引水工程建设,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立高效输水、排水、节水工程体系,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分质供水”“循环用水”,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传承新时代弘扬黄河文化的接力棒,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流淌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而黄河也始终以它强劲的身躯,孕育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坚定步伐。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郑州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实施精品文化工程,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弘扬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使黄河文化不仅能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更要迈开步伐走向世界,让中华民族的根脉在华夏大地永久延续,让黄河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奔流不息。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强健黄河体魄,赓续传承黄河文化,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率先作出示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更为磅礴的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37906 2020-01-07 00:00:00 三 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作出郑州贡献KeywordPh——七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