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7版:暖暖新年 家和万事兴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日前,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会议关注的内容之一。临近春节是电信网络诈骗易发期,警方提醒广大公众应保持警惕。 近期哪几种电信网络诈骗易发?警方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老百姓应如何守好“钱袋子”? 据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16日提供的统计数据,去年,北京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中相对突出手段有:贷款及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刷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及“杀猪盘”类诈骗等。专家提醒,其中几种各地公众应特别警惕。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后实施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春节将至,公众消费需求旺盛,借贷行为多发,有不法分子趁此作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政委王琪介绍,犯罪嫌疑人会先通过网络开设办理小额贷款、代办信用卡等信息的钓鱼网站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钓”到真实贷款需求和信息后,再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联系“猎物”,之后则通过收取手续费、偿还能力证明等名目实施诈骗,又或者直接骗取事主银行账号和密码,以直接转账或消费的方式实施诈骗。 ——恋爱“杀猪盘”类诈骗。春节期间,“催婚”是常见话题,不少人在此期间婚恋情感需求强烈,容易被骗子蒙蔽。2019年春节期间,花女士通过网络与一名“外地男子”邂逅并陷入热恋。此后,该男子以“可以结束异地恋”“长相厮守”等情感原因为借口,向花女士索取65万元“冲业绩”周转金。这笔钱进入了骗子的“腰包”。若非警方及时介入,花女士就将陷入人财两空的困境。 ——盯上年轻人,“冒充公检法”诈骗。受访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以往较为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近来有所变化,不法分子利用年终岁末正是升职加薪关键阶段、年轻人害怕出纰漏的心理,实施犯罪活动。 如何防范?多地统一反诈专号实施劝阻。记者了解到,在打击整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多地公安机关采取了新办法,进行了新的尝试。 首先,多地统一反诈专号。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已经启用了区域内统一反诈专号。 其次,采取智能技防手段。日前,公安部刑侦局联合某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钱盾反诈机器人”正式宣布上线。通过来电显示“公安反诈专号”、AI语音交互技术配置相应的劝阻提醒内容,引导潜在受害人走出诈骗圈套,或向潜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拨打电话,发送提醒信息,提升反诈劝阻成功率。 最后,及时接收群众举报线索。王琪介绍,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可以依托“全民反诈APP”、“北京反诈”微信公众号,获取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线索,并宣传反诈知识。“采用互动方式,受骗当事人可以及时反馈银行卡、电话号码等情况,以便警方第一时间采取阻截措施”。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遵循“三不一多”原则能帮助公众减少损失,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