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G04版:共赴春光 疫战到底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2月15日下午,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部分人员凯旋回郑。 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郑州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是为医院提供现代化、智能化医用氧气系统设备及气体设备系统管理服务。 “雷神山建设需要你们援助!”1月26日早上,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亮接到了一个来自武汉的电话,电话里中建三局的相关负责人询问能否提供雷神山医院建设所需的医用气体工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时我一口答应了,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国家有需要我就上。”董亮说。 公司立即成立了以董亮为首的“驰援武汉项目领导小组”,并派遣技术骨干张志信于当日下午5点赶到武汉雷神山项目现场勘探情况。随后公司中层管理及技术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中止休假,全部返回岗位。1月27日派遣由王坤锋、黄志奎、易涛、徐辉等80余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和生产团队逆行赶往武汉支援。 12天的时间,要完成1500张床位的医用气体工程。“这样的工作量按照平时的速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董亮告诉记者,再加上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建设团队面临着施工人员不足、设备紧缺等多种难题。 不具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医用低温液储罐从河南发出,不锈钢管道从浙江发出,过滤系统从广东发出……公司紧急召回生产及物流人员,筹集全国各地已有货品资源,从全国各地将配件想方设法发往武汉,务求能先到一批是一批。 小组成员也在施工现场争分夺秒,每天六七点起床,凌晨二三点还未休息,甚至将刷牙、洗脸的时间都节省出来,只为了快点再快点。 经过连续12天的奋战,雷神山1500张床位的设备带、正负压设备、液氧站、供氧管道等安装生产完成,受到院方和合作方的高度赞誉。 虽然董亮仍驻守在雷神山医院处理后续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但部分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勇士们”已经拿到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现场指挥部出具的《退场证明》,上面显示,“经检验体温正常,并已做好消毒工作,准许返程自行回家隔离”。 2月15日下午,当返程的车还在高速路上飞驰的时候,公司技术人员黄建伟接到了高新区枫杨园区运营中心企业服务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询问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到达,并把一行人拉入一个名叫“欢迎雷神山援建人员回家”的微信群中。 在群里,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归来表示欢迎,并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另一边,又专门派人在高速卡点处等待,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和询问登记后,带领他们到指定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酒店的房间里,也早已为援建人员准备了鲜花、水果和慰问小卡片,并有医护人员为他们做好观察期健康监测,确保援建人员安心度过隔离观察期。 记者 孙庆辉 高新时报 方宝岭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